人民网 >> 理论 >>
《当代世界多边外交(2012)》代前言
于洪君:世界多边外交的回顾与思考(2012年)
2013年06月14日13:25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多边外交”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一般指三个以上国家处理相互关系或共同解决地区性、国际性问题而开展的外交活动,包括众多国家通过国际组织、国际会议进行的外交谈判、对话磋商及与之相关的国际交往与合作。多边外交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中国春秋时期诸侯各国的大盟会,17世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等均属多边外交。19世纪后半叶出现的万国邮政联盟和19世纪末成立的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则是典型的常设性多边外交机构。在当今世界,多边外交是一种普遍性、经常性和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其活动频繁、议题广泛、内容丰富,不仅反映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斗争与消长,而且折射出国际体系演变和国际格局秩序调整的新情况。新中国参与多边外交起步较晚,历经磨砺,有一段从审慎参与者逐渐转变为“建设者”的复杂历程。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外交资源和手段不断丰富,中国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姿态全面参与多边外交,较好地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争取共同发展、促进平等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引导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欧洲国家1644年开始在威斯特伐利亚的明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所举行的为时数年的谈判,是世界近代史上多边外交的一个成功范例。各国通过欧洲大会这种形式进行多边谈判,不仅结束了折磨欧洲长达30年的战争,而且产生了具有重大示范意义的多边外交文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1814—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形成了拿破仑帝国崩溃后英、俄、奥、普、法五强共治欧洲的均势格局。由八个国家全权代表签署的最后议定书和一系列附件,在规范国与国关系和行为准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世界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多边外交文件。40年后,英、法、奥、土、俄为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召开的维也纳会议无果而归,则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多边外交失败的负面例证。

近代多边外交的大量实践,推动了多边外交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795年,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该年出版的《永久和平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世界联邦”构想,倡导建立和平国际社会。1889年,英国议员、和平主义者威廉·兰德尔·克里默及法国议员、和平主义者弗雷德里克·帕西提出建立“各国议会联盟”,鼓励各国政府精简国际仲裁程序,以和平手法解决国际争端。上述构想为20世纪多边外交的广泛开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的建立起到了“思想库”的作用。1889—1890年,美国与拉美地区17国在华盛顿举行首次美洲国家国际会议(泛美会议),决定建立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及其常设机构美洲共和国商务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外交机制,其影响和活动延续至今。

一战结束前夕,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世界和平纲领,即著名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强调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重要性,倡导建立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即“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多边外交思想由此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方媾和的基础。正是根据这些原则,1918年美、英、法、日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倡议建立国际联盟,旨在巩固对战败国的胜利局面,并达到“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目标。

1920年1月,在《凡尔赛条约》生效当天,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正式宣告成立,总部位于日内瓦。但由于参与巴黎和会的各方争夺激烈,美国倡导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大部分未能实现,巴黎和会以及华盛顿会议并不成功,美国主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多边外交的意图遭受重大挫折。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结束近30年间,国际秩序发生剧烈而深刻的演变。在这一重要时期,国际社会开始尝试建立更具代表性、更有权威性的地区性和世界性组织,如1926年成立的世界穆斯林大会和1920年建立的国际联盟,努力以多边会议与国际合作的形式共同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各种纠纷,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大多未有建树。世界穆斯林大会成立不久即陷入半瘫痪状态。“泛美会议”虽然持续召开,但对全球事务影响很小。国联总共存在26年,由于其宗旨在于削减各国军备、平息国际纠纷、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因而成立之初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在1934年到1935年最高峰时期,国联曾拥有58个会员国。但是,美国因本国国会反对竟未能加入它所推动建立的国联,苏联因西方国家敌视而长期被拒之门外,德国、日本因图谋发动战争而退出国联,这就导致一战后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这一重要多边外交舞台代表性、权威性严重不足。此外,由于国联缺乏强制执行机制,实际上也不可能承担阻止国际纠纷和制裁侵略的任务,更无法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李顿调查团的无能,慕尼黑会议的失败,为那一时期多边外交留下了耻辱的印迹。

二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出现重大变化,多边外交从形式到内容都需要新的发展,国联已难以为继。1946年4月18日,国联正式宣布解散,国际社会通过国联开展多边外交的成败得失,为探索人类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和教训。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