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今天的基层官员似乎站在了群众的对立面?很多人说基层官员的形象被“误读”了,而“误读”的背后其实有着当前我国政治生态环境、干部选拔机制设计以及基层官员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客观原因
政治生态环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在转型时期,基层官员的政治生态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在治理理念、权力观念和官员角色认知等方面,传统的和现代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经常会发生一些冲突。
首先是治理理念的冲突。传统社会的治理理念强调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中央代表国家做出全局性的安排和部署,权力委托是自上而下的,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之下,基层往往等待着上面做出决策,执行的是上级的命令而不是本地百姓的意志。而现代社会的治理理念强调的是自下而上的“社会治理”,即所谓的“自治”,人们对自己身边的事情更了解,也更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公民和社会组织能做好的事就不需要政府,基层政府能做好的事就不需要上级政府,因此权力委托是自下而上的。治理理念冲突的具体表现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官员是执行上级政府的命令,还是遵从本地百姓的意志,确实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纠结的难题。理论上讲,我们是人民政府,体现的是大多数人的意志,但在具体个案中,上级和百姓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有发生。
其次是权力观念的冲突。传统社会强调的是“官本位”,官大一级压死人,领导是圣者的化身,整个社会也弥漫着“权力崇拜”、“精英崇拜”、“上智下愚”的心态,一个人的智商似乎与掌握权力的大小成正比。而现代社会则强调的是“民本位”,在人格上所有人都应该平等,所有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尊严,不能用掌权大小、所处地位的高低来评判一个人的智商高低。权力观念冲突的具体表现是:基层官员经常受到“上压下挤”的“夹板气”,在政府权力体系中,基层官员经常受到来自上级的压力,在处理社会事务时则往往受到社会的责难。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民间百姓和社会舆论对政府官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监督力度越来越大,但传统权力观念惯性使然,使得来自民间百姓和社会舆论的情绪、愤懑和指责,往往冲着小官而不是大官,冲着基层而不是上级。基层官员虽然承担了大量工作,但也往往成为百姓的“出气筒”,从而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产生很多负面形象。
再次是官员角色定位的冲突。传统上我们经常把基层官员称为“父母官”,也就是家长。家长应该什么事都要管,管不好那是因为家长没做好。反过来讲,正因为家长什么事都大包大揽,因此就拥有了法外的“特权”。其实,现在相当一部分官员仍然有这种意识,很多百姓恐怕也有这种想法,只要你给我办实事,你可以有特权,甚至有点儿腐败也没关系!而在现代社会,基层官员的角色更像一个“管家”,管家与主人之间是雇佣关系,主人对管家的职责和权限的规定是非常明确的,你为我服务,我付你工钱,你也没必要对所有事都大包大揽,一切都应按规矩办。因此,在西方国家,崇尚“政府是必要的祸害”的小政府理念,老百姓作为纳税人对政府有强烈的监督意识,基层官员做事必须要遵从当地百姓的意见和主张。但问题是在目前转型时期,这种传统和现代的东西处在一种共生的状态,使得基层官员和百姓双方都为自己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对基层官员来讲,既想享有家长的特权,摆出父母官的姿态,但同时又想在服务百姓方面仅承担管家的“有限责任”;而对很多百姓来说,更愿意行使主人翁的权力,对基层官员实行严厉约束和监督,对办事不力进行问责,而不愿意像以前一样做一个顺从的子民,凡事由父母做主。这种趋利避害的选择,必然导致双方的角色定位出现模糊,双方的互动发生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