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常修泽:中国“新四化”之路怎么走
常修泽
2013年06月05日09: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信息化将带来巨大社会变革

  《经济参考报》:人们对“新四化”中的其它三化都比较熟悉,但是对信息化的概念好像仍不是十分清晰,那么,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

  常修泽:过去30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几方面红利,其中最大的红利就是廉价劳动力红利,也叫人口红利。由于劳动力众多而且便宜,中国经济获得了大量红利。未来随着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更多的将依靠技术和改革。

  1997年,我到哈佛大学去参加国际会议的时候,第一次系统性地听到“信息革命”这个理论。在哈佛,我读到布鲁克斯的一篇文章。他说微处理机是自2000年前出现阿拉伯数字以后最重要的进步。他有一句俏皮话“鼠标是自有老鼠以来最重要的发明”。可见计算机的发明是多么重要。

  眼下人类正在经历,或者正在孕育着第三次产业革命。

  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作为标志。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以蒸汽带动机器,随后就有了火车和轮船,人类自此进入工业革命。后来电的出现,包括1945年计算机的出现,将人类带入第二次产业革命。眼下我们正在面临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是信息和智能,智能时代即将到来。这次的革命与过去是不一样的,这次是3 .0版,中国经济需要升级了,由2.0版升到3.0版。

  由美国学者维克托和肯尼斯合著的《大数据时代》。这个大数据其实就是海量的信息。那么海量数据出来之后,我们就要想办法去挖掘这些信息。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就是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思维都或先或后发生变革。这不是一般的变革,是大变革,是当今人们文明的最新潮流。

  我最近主笔的一本书《创新立国战略》,主要思想就是针对这场重大的变革。既然人类出现这么一场新的变革,中国应该怎样面对和利用?中国的立国战略需要调整。我们不应该再走加工立国战略,做西方国家的加工基地,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走创新立国的道路。

  怎么创新?主要在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建立创新体系。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产业、企业都需要考虑怎么样创新。

  关键要建立保障创新的四个支柱。

  第一大支柱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第二是发展创新型教育。第三是保护知识产权。创新型社会需要保护创造者的知识产权。科研人员辛辛苦苦用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如果剽窃者只花点滴时间就给剽窃过去,谁还愿意去进行创造和发明,搞研发?所以,我们在鼓励创造的同时,还需通过制度的设计保护知识产权。第四是对相关配套制度进行改革。如财政体制、税收体制、金融体制的改革等。

  中国最大的红利还是改革

  《经济参考报》:您刚才谈到了“新四化”发展的路径和美好前途,如何才能保证“新四化”目标顺利实现?

  常修泽: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体制改革。

  最近,李克强总理多次谈到,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人们也非常迫切呼唤改革。为什么?因为劳动力红利少了,靠污染环境的红利没有了,靠耗费资源的红利也没有了,只有从改革当中深挖红利,而这里面的红利依然非常丰富,制度的红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只有把人解放出来,把生产力从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才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这些都要靠制度创新。

  我认为,新时期改革战略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双线均衡。今天,中国的情况很复杂,好比两边都是悬崖。一边是倒退的悬崖,如果不加防范,就会掉下去;另一边是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对立,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的悬崖。

  怎样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同时进行改革?我觉得,中国下一步应实施大均衡的改革战略或者叫再平衡的改革战略,就是要寻找改革的最佳均衡点。在市场化和公正化之间找到均衡点。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动摇,另一方面要实现社会公正化,把社会公正作为一条指导性原则。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叫做“在两个鸡蛋上跳舞”。市场化是一个鸡蛋、公正化是另一个鸡蛋。要学会在这两个鸡蛋上巧妙地找到均衡点来跳舞,不要把任何一个鸡蛋踩破。踩破市场化这个鸡蛋,必然出现倒退;踩破公正化这个鸡蛋,必然会动荡。

  第二,要寻求一种崭新的产权制度安排。所谓“天上的产权”就是环境产权。各地搞生态建设,实际上是改善环境,减少碳排放。我认为,环境产权角度要有新思维,现在有些地方鼓励农民种树,这是很有眼光的。可以搞试验,大力鼓励农民种树。农民一年新种一棵树,给一块钱,种一万棵,给一万块。树长大后属于农民。种树减少了碳排放,给人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农民卖的是环境产权。如果老树养得好,还继续在减碳,还可再补五毛钱。一年年往下滚,老树维护一棵,保活,给五毛;新树增一棵,给一块。这样就可以大大激发种树农民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低碳的目标,提高负氧离子含量。

  习近平同志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我认为,还可以补充两点,第一,它是最大的公共品。第二,它同时也有价值,也有产权。

  长期以来,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天上”是有产权的。自从“碳”出来后,人们意识到“碳”是有产权的。除了环境产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资源产权以及人的产权。人是有产权的。技术人员有技术产权,管理有管理产权。因此要有一种新的思路,天、地、人合的产权思路。

  第三,像奥运会的五环那样,实现“五环”改革。

  第一是经济转型。第二是政治变革。第三是社会共生。现在中国社会已经分成不同阶层,穷人,富人,中等收入群体。对于三个阶层要有不同思维,首先,穷人不能再穷;其次,富人不能出走。富人出走的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你的政策、路线、前景有看法;最后,中等收入群体必须扩大。中国的发展稳定要依靠中等收入群体,当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只有25%-30%。如果能扩大到七成,他们就会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国家也会稳定下来。第四是文明交融。美洲文明、欧洲文明,亚洲文明等各种文明,一定要交融,不要排斥,保持一种包容的心态。第五是天人合一。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真正实现祖先说的“天人合一”,这是最高境界。现代生态田园城市或生态基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常修泽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