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长期以来,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后,会不会更不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答:取消和下放这些审批事项,决不意味着政府对这些领域放任不管了。政府事前审批的“手”放松之后,解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问题,关键是要把事中事后监管的“手”硬起来。政府将采取更为有效的跟进和配套措施,积极创新管理方式,严格进行监管。特别是对一些明显违规项目,要采取断然措施,该叫停的坚决叫停,切实维护全国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和法制统一。
这些投资审批项目取消后,各相关部门将建立联动机制,综合施策,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总量控制等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加强对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方面的管理,采取必要的手段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制止和限制,切实防止“一放就乱”。对取消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项目,将制定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的监管,查处违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对取消的资质资格许可项目,将依法制定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推动提升相关行业组织的自律管理能力,加强合法合规监督。对下放地方政府的审批项目,将相应加强指导和监督,推动地方政府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率。
当然,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从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上下工夫。比如财税体制、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和政绩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
问:这次取消10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是激励先进、鼓舞士气、加强管理、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但过多过滥,就会干扰正常工作秩序,加重基层、企业和群众负担。按照《方案》要求和分工任务,本着实事求是、从严从紧原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梳理现有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研究提出10项拟取消的活动,经专家组评估后,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些活动取消后,将推动相关部门加快职能转变,集中精力抓大事管宏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减轻基层负担。
问:在取消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后,对加强相关领域工作有什么考虑?
答:这次取消的10项活动,有6项予以彻底取消;其余4项,有的转由协会学会开展,有的转由企业自行组织,有的进行了职能整合。取消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后,也有人担心会弱化对相关工作的管理监督,失去推动工作和检验工作是否落实的抓手,造成政府管理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为解决这一担心,做好相关领域工作,相关部门将创新管理观念,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工作不受影响。同时,依法加强对评比达标表彰和相关检查活动的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指导和监管。
问:下一步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等事项还有哪些举措?
答: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已经明确了实施《方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今后几年,各部门将严格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是转变政府职能极为重要的方面,这一批取消和下放133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是一个开始,下一步,要坚定不移继续推进。
一是确保这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落到实处。对于国务院已经决定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任何部门都不得“明放暗不放”,甚至收回或变相收回。国务院办公厅将对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适时组织专项督促检查。对不认真落实决定,和违反决定继续审批或变相审批等问题,将督促整改。
二是抓紧研究提出下一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的意见。相关牵头部门将坚持不懈全力推进这项工作,成熟一批、出台一批。取消和下放的重点,将继续聚焦在群众和企业反映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增加企业非生产经营成本的行政审批事项上。
三是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规范行政审批的设定和实施,今后一般不新设许可。抓紧出台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具体措施、规范非许可审批项目设定和实施的具体办法,从根本上防止行政审批边减边增,确保行政审批事项不反弹。
四是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些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了、转移了、下放了,但政府的责任并没有减轻。各部门将适应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后的新情况,下工夫创新管理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把精力更多地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防止出现管理空当和漏洞。
五是及时修订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有的涉及法律法规的修改。对需要修法的,将按程序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巩固改革成果,强化法律保障,为继续深化职能转变创造条件。(新华网北京5月1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