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人民日报刊80后、90后的呼声:“我们不缺理想,缺的是理解”
2013年05月15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题:“我们不缺理想,缺的是理解”(大家谈·我的青春我的梦③)

主持人的话

上期“大家谈”,我们刊发了一位青年工作研究者的文章《别戴着老花镜看青年一代》。见报当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转发就达到800多次,评论200多条。更有不少读者写来长文。他们中的大部分均为80后、90后一代。这也使我们深切感受到,青年一代渴望得到理解、获得认同,希望为自己“代言”。

如何评价青年一代?或许,我们的确应该审视自己戴的什么眼镜。不仅要摘除“老花镜”,也要取下“近视镜”;不能举着“放大镜”来观察优缺点,也要提防“望远镜”看不真切造成误会,当然,更要警惕用“变色镜”、“哈哈镜”打量,扭曲了形象。

那么,这一代青年到底是“朝气蓬勃”还是“暮气沉沉”?是“过于自我”还是“自立自强”?是“沉沦于现实”还是“充满着理想”?今天起,我们将分别从青年和“老”年的不同角度,呈现一个多维视角。他们的观点可能针锋相对,看法也未必正确。但是,不妨静下心来,认真倾听。或许,会让你对青年一代产生新的视角。

今天,我们选登几位80后、90后的看法。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或者有更加独特的青春感悟,欢迎参加讨论,分享你们的故事。我们将从中摘编刊发。请在文中注明年龄段。

来稿请寄:rmrbpl@163.com,或传真至(010)65368684

在山区支教的,不也有青年

宋一诺

在80后、90后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总有批评声音,虽然有时以善意的名义出现。有人批评不负责任、缺少担当,有人痛心不思进取、沉溺欢娱,有人厌恶青年人满世界追名逐利。不可否认,确有少数青年人误入歧途,然而,把少数人的错误价值观当做年轻人的主流,把个别人的扭曲人格强加在青年群体上,既不符合现实,又严重伤害青年自尊,以偏概全的错误论断,甚至成了青年人要面对的无形压力。

请看看山区希望小学破旧讲台上伫立着的身影是谁,请看看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热心陪伴老人的是谁,请看看震后捐血流动车旁排着长队的人群又是谁。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曾发起关爱失独老人的倡议,短短几天,报名的同学上百人。青年人做的这一切是为了什么?是为金钱为荣誉?是作秀还是责任心使然?是内心狭隘自私还是勇于奉献付出?青年人从不缺少进取心、责任心,也不缺乏合作意识和友爱精神,我们缺的不是理想,而是理解和支持。

一些负面舆论对青年一代的评价之所以会失真失实,缺乏沟通、缺少了解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反思青年人自身,我们也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向家人流露内心情感,不及时让亲人获悉自己的想法,给了对方主观上臆想猜测的空间。沟通是理解的前提,青年人自身也应多改改闭目塞听、自大自我的坏毛病。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