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贺来:中国力量的主体指向与依靠对象
2013年04月24日08:44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从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论述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这样的深刻思想:中国力量不是外在于全体中国人的某种抽象存在,相反,全体中国人构成了中国力量的真实主体。人的这种主体性地位和作用,构成了中国力量的基本前提、深厚源泉与根本目标。

人的主体性的自觉:中国力量的基本前提

中国人主体性的自觉,是形成和凝聚中国力量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指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也就是“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本身”。这清楚地说明,社会是人生存和发展的“舞台”,而人则是这一“舞台”上的“主角”。要形成和凝聚中国力量,首先必须自觉意识并承认人的这种“主角”地位,明确“中国社会”与“中国人”之间这种“舞台”与“主角”的关系。

人的主体性的自觉,要求人们必须确立这样的自我意识:个人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是中国力量的有机构成部分,个人不是中国力量之外的被动客体,更不是中国力量的旁观者和看客,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理论与实践都会直接对中国力量产生重要影响,对它的生成和壮大负有重大责任。因此,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把个人力量与中国力量内在统一起来。同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应当对人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予以切实的承认和尊重,全社会必须形成这样的基本共识:中国力量不是个人之上的某种神秘力量,而是内在于每一个普通中国人之中;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壮大每一个人的力量,实质上同时就是在为增强和凝聚中国力量作出贡献。

确立人的主体性的自觉,将使我们避免这样一种常见的错误认识:把中国力量理解为某种“超个体”的、“无人身”的存在物,视为与人无关的独立自存的力量。按照这种认识,中国力量仿佛一列迅猛前行的列车,而人则被视为列车上消极被动的“乘客”,“火车”的“起动”、“抛锚”、“加速”等都与之没有内在的关系。依照此种错误观念的逻辑,中国力量将失去其真实的前提和根基。我们必须牢记马克思的教诲:“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要知道,中国力量无疑是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但它之所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力量,是因为它在根本上凝结和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力量。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