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2013年04月24日08:43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中国精神不是一个新问题。它的直接源头是19世纪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带来的国家意识的觉醒。关于这一问题之于现代国家的重要性,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中国文明之所以绵延5000余年依然活力充沛,核心力量就是这一民族历久弥坚的国家认同意识。从历史看,这种国家认同的形成,与自仰韶文化就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密切关联。这种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基本单元,以村落为聚居形式,可称为家庭经济或村落经济形态。由此形成的社会模式则依托于血缘,即由血缘关系构建的家族共同体。与此相应,中国传统国家基本上是这种血缘关系的放大形式。所谓“国家”,不论是先有国还是先有家,或者先有家再有国,家国一体或家国同构均构成了它最重要的属性。比如,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讲究“以孝治天下”,就是要将家族伦理放大为国家伦理,在君臣、官民之间建立一种拟血缘关系。这样,如果人们认为爱家是无条件的,是人基于血缘的自然本能,那么在国家层面,爱国就同样不需要理由,它发于情感,同时也是人应自动承担的政治责任。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