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梦”“私梦”的统一
朱相远
改革开放前,我们一直把个人利益、个人梦想、个人出彩等,当做个人主义,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来予批判、荡涤。整天“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弄得人人自危,谈私色变。
改革开放后,搞市场经济,鼓励发家致富。人们追求个人梦想、个人财富、人生出彩,渐成时尚。但因改革还不到位,对私有财产保护乏力,社会尚存在仇富心理,一些先富之人,仍心存余悸。
最近,习近平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就从集体与个人两个角度,对中国梦进行全新的诠释。把公梦与私梦、民族前途与个人前途、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风采与个人出彩等辩证地统一起来了。这很具新意,让人们理直气壮地,在实现中国梦中,也可实现自己个人的梦想,实现自己人生的出彩。当我们万众一心,为中国梦共同奋斗时,“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把公梦与私梦统一于中国梦中,就使人们自觉认识到,为国家、为民族,同样也是为个人、为自己。既反对损公肥私的极端个人主义,又摒弃公而无私的空想主义。这种利益的统一,必将形成目标的统一、思想的统一、行动的统一,能凝聚最广泛的共识,具有战略意义。这不仅鼓励大家创业致富出彩,也使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放心,免除后顾之忧。
30多年后的今天,由于改革尚未到位,法制不健全,社会仍然存在机会不平等,由此造成权益的不平等,财富拥有的不平等,致使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正现象普遍,引起部分群众的不满。
故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要让人人共享三个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齐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就强调了机会的平等。人们成天讲人权、讲平等,真正实质性的人权,就是自由发展的权利;真正实质性的平等,就是机会的平等。社会中的个体,由于各种主观因素(如体质、天资、个人努力程度等)和客观因素(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造就了社会不平等的条件,因此,人们在财富、能力、素质等方面总会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这个差距不能让机会不平等的外在条件来拉开。只要机会均等了,社会也就公平了,人们也就感觉平等了。
大家要求平等,并非要求恢复平均主义,而是对机会不平等的不满意,是人们未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及一齐成长进步的机会。因此,这“三个共同享有”的提出,无疑给机会均等,也给社会公平,创造了前提,指明了方向。
正如习近平所言,“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13亿人的梦想,13亿人的机会,要靠13亿人的共同奋斗。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我们已创造出令世界震惊的业绩,还有什么更美好的东西不能被创造出来呢?让我们共同奋斗吧!(作者为全国人大原常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