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骗眼球、骗转发、骗钱财,甚至混淆是非、蛊惑人心
一线调查:当微博遭遇假信息,咋办?
记者 张  洋  郭舒然
2013年04月09日09: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图一

图二

微博、微信上的虚假信息,有的骗转发,有的骗钱财,有的博关注,话题多与个人利益相关。微博微信安装便利、使用简单,网络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使得不法活动不易被发现。防范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起一套包括预警、控制和防范在内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也要捏紧拳头,重点出击。

假信息长啥样?它们多以好心人为诉求目标

最近,两个因为虚假微信被骗钱财的案例引发关注。苏州的张女士收到在国外出差的老公发来的一条微信,让她将18.2万元汇给一位“廖总”。张女士按照微信的内容将钱转出,等老公回来后才发现被骗。原来,诈骗分子盗用了她老公的微信号。

类似的情况,在德国留学的露露(化名)微信账号被盗,骗子成功从她父亲手中骗取了16万元人民币。等父女俩发觉是骗局时,为时已晚。

再往前追,很多热转热议的微博、微信,后来都证明是虚假信息。比如,今年一开春很多人都见到并转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请帮忙转发一下,一名北京三中的学生,叫谢露,13岁,消失几天了,他爸爸号码13207866970,爱心接力!”很多人出于热心帮忙转发了。实际上,除了换了一个中学名称,相似的微博微信在全国很多地方出现过。据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条信息的不同版本达上百个之多。微信中的电话号码经查为广西百色号码,有吸费电话之嫌。

与“谢露失踪”此类信息的无中生有不同,有一些骗转发的信息则是移花接木,“真”中掺“假”。例如一条“四川石渠县小学需要捐赠衣物”的热转微信(见图二)。记者核实发现,帖子中提到的校名、地址属实,其他内容却被掺了假,“这个帖子是2011年该校一位老师个人所发,但后来被不法人员嫁接到涉嫌吸费的电话上。”

还有一些微博账号,模仿政府机关、社会名人等,混淆视听。比如一条“公安部网监通告”的虚假帖子(见图一)曾被广泛转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梳理了这类虚假信息的特点:从议程设置的角度看,话题多与个人的利益相关:中学生失踪,令人揪心;涉及个人电脑信息安全,令人震惊。从作用对象看,以好心人为诉求目标。从行为的难易程度来看,转发帖子相当便捷,只是举手之劳。

为啥有假信息?归根结底是利益驱动

“社会公众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向社会传达善意的心愿,面对微博、微信中的弱势群体或公益事件,往往有较强烈的介入意愿。即使缺乏对事件真实性的考察与分辨,也会积极参与进去。” 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巢乃鹏副教授说。

在自媒体时代,对虚假信息发布者的动机不可一概而论,或出于好奇心,或追求名气,甚至故意“恶作剧”。但从根本上说,利益是核心。通过微公益或其他形式出现以唤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带来更多的视觉注意力及关注度,最终谋取商业利益的回报。

“从对某些热帖追踪调查的结果看,被频频转发的帖子中公布的手机号被改造成收费电话号码,只要打便收费。特定主体设置陷阱、进行诈骗,这已经触犯法律,应当受到相应惩处。”丁柏铨说。

为了谋取利益,“粉丝”成为关键。“在娱乐化和商业化的驱动下,职业粉丝和粉丝交易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一条灰色粉丝产业链。” 公安部网络安全局处长王晓阳说,一些人通过刷粉丝积聚影响,并利用其巨大的粉丝库,或进行虚假宣传,或打压商业对手,破坏正常商业秩序,扰乱用户使用环境。

骗取爱心人士转发的虚假帖子之所以如此猖獗,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也有关系,人们可化名、多次转载,且一旦注销后,很难追查。这使得不法活动不易被发现,王晓阳说。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