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党建政治

华中科大校长:“钱学森之问”怎样破题

2013年03月15日08: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协同创新如何“全赢”

朱之文

创新,这两天成为会上会下的一个热词。我和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1研究所所长金东寒院士聊天,话题围绕“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展开,有很大启发。与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的交流更多。10多年前,我们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了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这次,如何以研究院为平台开展创新合作,引起了我俩的深入讨论。

的确,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创新成为主要经济体走出金融危机、寻求未来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核心。对我国来说,创新既是目标,更是路径。而高校是知识、科技、人才聚集的中心,理应走在创新前列,更加自觉地瞄准国家重大目标,走出一条“推进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战略”之路。

什么叫“协同创新”?首先要以解决国家发展急需的重大问题为导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重大战略中急需突破的、核心的科技问题。为此,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前瞻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任务,形成明确的目标牵引机制。

而有关国家战略的创新,一般都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重大问题,这就特别需要组织和集聚跨学科、跨单位、跨领域的创新力量和资源,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加强深度合作,抢占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当然,这种创新,还要以建立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为保证。这意味着,需要深化科研组织模式、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式、资源配置办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创新主体从个体、封闭方式向协同、开放的方向转变,创新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实践中,我们确实也有过不少困惑,比如和企业的合作,利益分配、成果共享都有不少值得探索的空间,说白了,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有时候会消耗创新的热情、精力和主动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特别希望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有所突破,那将会开创一个“全赢”的局面。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下一页
(责编:万鹏、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