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陈寅恪收到英国牛津大学汉学院教授聘书,决定去牛津大学讲汉学。但走到香港后因欧战爆发,地中海不通航而无奈返回西南联大。1940年夏,听说欧洲方面战况好转,陈寅恪一家再度启程赴英国,但走到香港,被告知因时局关系需延期一年。此时,史语所已迁到四川李庄,傅斯年便致信陈寅恪,邀其到李庄史语所任职。但此时,陈寅恪一家已一贫如洗,连回川的路费都没有了,便写信向傅斯年求助。傅斯年接信后,便想方设法为陈寅恪筹集路费。多方奔走无果后,只好与西南联大的杨振声协商,先从北大文科研究所借支 3000元,汇给陈寅恪。但款尚未汇到,日军就攻陷了香港,陈寅恪一家由此陷入了绝境。直到1942年5月5日,全家才悄悄逃离香港,一路跋涉到了桂林。傅斯年去信邀请陈寅恪到四川李庄,出任当时设在李庄的史语所专任研究员。那时的陈寅恪,眼疾已经很严重了,而且此前经历了一番离乱奔波,所以就以身体状况不允许为由谢绝了。后来,陈寅恪转入成都燕京大学任教,从此与李庄擦肩而过。
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带着史语所返回南京,而陈寅恪则重返清华大学执教。但没过多久,解放战争爆发。在北平即将解放之前,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一个“抢救学人”计划,将陈寅恪“抢救”到南京。但陈寅恪在南京只住了一个晚上,就到上海了,随后到广州岭南大学任教,留在了大陆。而傅斯年则带着史语所去了台湾,成为台大校长。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在参加会议时突发脑溢血,倒在了讲台上,抢救无效去世。得知消息的陈寅恪写了一首诗来悼念傅斯年:“不生不死最堪伤,犹说扶馀海外王。同入兴亡烦恼梦,霜红一枕已沧桑。”1969年10月7日晨,陈寅恪被折磨至死,在凄风苦雨中溘然长逝。两个旷世天才,因政治方面的因缘际会而遥天相望,一个长眠孤岛,一个惨死于岭南病榻,其人生际遇留给后人无尽的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