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治愈“本领恐慌”的良药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毛主席带领全党坚持学习。今天是和平年代,却有一些领导把读书当成额外负担,热衷于应酬交际、歌舞升平,在没有意义的活动中浪费了读书学习时间。很多人对历史现象研究不透,对现实调研不深,所以工作深入不下去。为什么形式主义、表面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领导干部思维能力差、把握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规律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归根结底就是不读书、读书少。”柳斌杰代表的话发人深思。
“全球化势不可挡,怎样才能守护好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家园?知识爆炸的时代,怎样才能不落伍?经济发展起来了,可有些人以逐利为唯一目标,怎样才能树立我们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一见到记者,熊思东委员就抛出了3个问句。
答案无疑是学习,“而且必须是终身学习”。熊思东委员说:“不要以为读了几年书就够用了。在这样一个时代,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淘汰。”
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代表坦率地表示,这些年心里总有一种怕“掉队”的危机感:“现在知识更新速度这么快,不学习马上就要掉队。一个地方的党政领导,要不断适应发展的新形势,处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本领,提高执政能力。”
李建春代表是学工科出身的,后来因为工作需要调到了经济管理部门,又系统学习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不管工作多忙,每年至少精读一本书,再选读一批书。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他的体会是“乐在其中”。
学习是为了培养人文情怀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要不断拓展学习的内容。
柳斌杰代表的办公室里,书随处可见。他说:“领导干部必须站在知识的高点,引领人们前进。”
詹福瑞委员认为,首先要学习理论知识。“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这就需要多读书。”他说,“前人提供的智慧和经验,都记载在书上,多读书,掌握理论武器,才会在工作中有智慧,有办法。对领导干部是这样,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
除了学理论,还要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而在王明雯代表看来,领导干部还应着重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树立法治意识。“学好了法律知识,有了法治意识,才会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会产生示范效应,给全社会树立榜样。”
熊思东委员表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文情怀。“拿我们医学人才的培养来说,除了教大家心理学、沟通技巧这些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树立一种以人为本、慈悲天下的情怀,而且要内化为医务工作者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我想这种人文情怀,各行各业都是需要的。”
周文彰委员提醒说,除了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听汇报、看简报不能代替下基层。只有深入实践,才能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知道大家盼望的和厌恶的。”
(记者 王逸吟 柳 霞 张国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