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专家:用理性精神构建新时期爱国主义
张梅花    郑永廷
2013年02月27日16:48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爱国主义的批判理性极端化

爱国主义的批判理性是一种辩证的思辨。新时期,爱国主义批判理性主要表现在以独立的意识、包容的心态和多元的观念对待各种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事实上,在国家利益无端受损、名誉遭受侵犯时,大众的爱国热情往往空前高涨。

正是在这种“刺激源”存在的时间段内,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源于对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阴影下形成的敏感心理,他们渴望中国以一个崛起的大国身份强势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名誉。他们对中国外交上韬光养晦的政策甚是不满。当大国情绪与理性精神之间失去平衡时,爱国主义的批判理性开始走向极端。于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言辞激烈的言论,也赢来众多网友的围观与盲从。不少网友在当前钓鱼岛事件中批判政府过于软弱,一致喊打就是典例。这种以爱国为出发点的批判理性的极端化行为无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反而影响了国家形象,影响了国家发展大局。

爱国主义的价值理性功利化

爱国主义的价值理性是指人们注重爱国主义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体现人们对爱国主义价值的理性思考。新时期,爱国主义价值理性主要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的整合期,主体利益的多元化决定了各种思想意识相互交织、碰撞、融合,给人们的爱国主义价值理性带来了冲击,其功利化倾向开始浮出水面。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人内心秉持利己主义哲学,一切行为以是否对己有利作为评判标准。有利则行,无利则止,包括对待同胞的生命。三鹿奶粉事件、小悦悦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爱国主义价值理性功利化的不幸产物。更有甚者,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上,作出伤害同胞、损害民族利益、背叛国家的可恨之举。二是部分人表面上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借助爱国之名实则行利己之事。例如,有的党政机关公职人员利用职权进行贪污腐败,有的企业打着政治品牌、民族品牌的神圣光环,实则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这些人标榜爱国,打着爱国主义的名义,却利用国家欺骗民众,实则可耻。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