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性文化思潮中坚定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是建立在有能力引导多样性文化思潮的基础上的自信。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实践观与辩证法,决定了它具有对多样化社会文化思潮的指导、统领、整合和规范的作用。
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文化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是一种客观存在。多样化文化存在,对于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关键是要“引领”,将其纳入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率领下,更好地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多样文化在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交融也体现了文化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否则,社会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和共同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在多样性文化发展中,不能没有“主旋律”和“主心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并不意味着失去核心和正确方向。而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多样性文化思潮的核心和向导,对多样化社会文化思潮具有指导、统领、整合和规范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对多样性文化思潮所具有的引领作用,不仅是因为它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它不是依靠强制力,而是依靠自身真理的魅力。在当前,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首先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维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当代中国的风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根本成就”的基础上坚定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彰显的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彰显的生命力的坚定信心。这种理论自信,建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之上。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出了一条通向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康庄大道,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凯歌。中国人民洗雪百年耻辱,昔日的“东亚病夫”变为“东方巨人”,昔日对中国的否定和轻蔑也转变为肯定和尊重以至于学习借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在这些成功和奇迹的背后,固然有诸多原因,但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的变化,每一个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就,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充满信心的现实依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