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生态之城“美丽”变身法
肖楠
2013年01月15日13:54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注重集约节约,促进经济与生态双赢

  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绝不是简单等同于打造农业社会的田园风光,而是通过加快生态建设,倒逼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方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尽可能留出更多的土地用来建设生态保护带,预计到2015年,漳州将以占全市5%的土地创造出80%以上的工业产值。另一方面,按照“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的要求,坚持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严把项目环境保护关、投资强度关和科技含量关,加快引办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大项目好项目。

  实践证明,只要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能实现二者双赢发展、和谐共荣。绿色化不仅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反而可以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2011年,漳州地区生产总值比2006年翻一番以上,财政总收入是2006年的2.7倍,规模工业增加值是2006年的3.4倍。同时,良好的生态优势得到巩固和提高,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5%,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9.4%,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以人为本,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漳州从满足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居住在优美的环境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入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健康舒适,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漳州持续加强九龙江水环境综合整治,从源头上消除了各类水环境安全隐患,九龙江一至三类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

  漳州把城市内河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采取“禁排放、治污水、清淤泥、补活水”四项举措,促进污水变清水,死水变活水,并抓好沿岸的绿化美化,有效改善内河周边环境。同时,还在漳州中心市区拿出一块最好的滨江地段,规划建设面积3000多亩的碧湖生态园,并在周边规划布局行政办公区、金融商务区、总部经济区和文化中心区,把城市生态建设与价值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城市新亮点。漳州把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作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重要内容。每个县确立2-3个村庄整治示范点,以点带面,持续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突出“显山、露水、秀村、融绿”,实施立面改造、河道整治、管线下地、污水处理、垃圾归类等专项治理,把原来一批“脏、乱、差”的村庄,改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