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的政治理想远景多是基于对当前社会现实存在问题的反省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追求主流是积极的,对当前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表示出较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对新中国的历史也体现出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的努力,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表现出光明、积极的心态;另一方面又似乎止步于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种种弊端的反思和批判,并没有一些明确改变社会上弊端和阴暗面的意愿和抱负。在此,思想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集于一身,折射出大学生群体社会地位的特殊性。
⒈大学生对新中国历史与未来发展态度表现出广泛的认同、乐观和自信
对于“中国未来10—15年内的发展”的认识,充分表现出这种乐观和自信。选择“十分乐观”的占到了18.8%,选“谨慎乐观”的占到了61.6%,两者相加达到了80.4%。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是充满信心的。关于“新中国已过去的六十年”的态度,调研采集到了1710人次有效数据,共有546人次选择了“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更好”,占到了31.9%;有416人次选择了“曲折发展六十年,成绩是主要的”,占到了24.3%,有314人次认可“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具有伟大意义”的评价,占到了被调查者总数的18.4%。这三项数据相加,我们能够看出对新中国历史持正确或者较为正确的被调查者达到了74.6%,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对新中国的历史、中国道路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同时又由于他们对新中国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发展存在着割裂、对立起来认识的倾向,在新中国重要历史节点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决定了新中国历史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就是说,当前大学生对新中国历史的认知情形距离我们所期望的状态还存在着不小的距离,在这一领域,新中国历史教育亟待加强。
⒉大学生对于社会、国家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理想状态的期待,这是与他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相一致的
大约有3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政治民主、官员廉洁”,大约有29.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社会公平、正义”,选择“公民素质高,道德修养高”的比率为20.8%。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这些被调查者看来,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民主、官员腐败以及公民的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看待信仰缺失问题上,认为“的确在信仰方面出现了问题,存在道德滑坡现象,但没有那么严重”的占到了44%。综合相关的调研结果,培育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信仰应该进一步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找到更为有力的抓手。调研中也时常听到“希望经济繁荣、国力发达,军事实力可以保证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的声音,感受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横扫天下,舍我其谁”的社会担当和政治抱负,但并不很多,因而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正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民族精神传承与光大的突破点所在。社会责任、时代担当和忧患意识应该是这个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显著标志。
⒊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将对幸福的理解与社会和谐、法制健全、民众安康的社会理想联系起来,更加注重个人权益的维护和切身体验
有些被调查者甚至将这一点当作了“幸福”的基本要素。对于“幸福”的理解,除了大约有15%的被调查者,选择弃权和大约21%的被调查者对幸福的理解与个人、家庭密切相关外,有29%的被调查者从较为具体的层面上谈到了社会理想。例如,“能够在蓝天白云下,喝着干纯的矿物水,吃着绿色食品,看着小孩们坐着校车回到家”、“相信真善美,明天有希望”、“当我行使我的合法权利时,不用担心后果”、“生活民主,更加开放自由”、“现在很开心,昨天很开心,明天有信心”、“当下的安康,未来的保障”、“自己的权利得到保障,有理可以讲清,有能力可以展现”、“社会有健全的保障体系,社会公平正义、宪法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真正得以落实”、“政治清明,政府决策透明,接受群众监督,百姓能够自由全面发展”。这些充分表明,当前大学生对于政治和社会理想的认知大多从自身的切身体验、权利保障、利益维护,甚至情感表达等方面出发,表达了他们的政治向往和社会追求,而不是从教条的说教、空洞的理论和机械的灌输来诠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