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切实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责任
文化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2013年01月04日08: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文化强国,助力“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要立足于现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发扬实干兴邦精神,以建设强大的文化来推动建设强大的中国。

  着力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努力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新局面。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把精品意识贯穿于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创作一批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

  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努力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完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整合文化资源,畅通供给渠道,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建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资源倾斜力度,加强对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文化关怀,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努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建设政策支撑、公共服务、投资融资、贸易合作、人才培养五大平台。推进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等行业融合,提升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业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规范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着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抓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乡面貌、彰显地域魅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在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着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打造“文化中国”新形象。坚持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举,“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发挥政府和民间两方面作用,统筹中央和地方、国内和国外等多方面力量,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加强思想文化的交流对话,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等的了解和认识,促进文化相互借鉴。

  文化强则中国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已经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已经确立,广大文化工作者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辱使命,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实干兴文,努力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