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独家特稿

盘点2012:我们的财富表情

2012年12月27日08: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即将过去的2012年,宏观经济走势画出筑底回升的曲线,CPI总体可控,股市探底后年尾飘红,贵金属行情几经波动,银行理财品种越来越多,信托产品门槛太高。辛辛苦苦赚进腰包的钱,如何能跑赢通胀,实现保值增值,是每个百姓关心的话题。岁末年初,让我们重新回顾一年来的理财之路。展望未来,我们能做的可以更多、更好。 

储蓄

虽没赚到 至少没亏

自称懒人的小王家在江苏一个地级市,工作几年后手里有了点小积蓄,全都在银行存着。几年来,小王眼看着家里的亲戚纷纷加入了理财大军:基金市场好时,舅舅买了10多万元的基金;房地产市场正火,小姨也攒了几套房子,准备大赚一笔。小王心里痒痒的,也想投资点什么。朋友也劝他:“好不容易攒点钱,净在那放着,利率赶不上CPI涨幅,全都贬值了。”朋友说自己在买纸白银,操作简单方便,低买高卖,毫不费力就能挣到一笔。

小王有点心动,去银行开户,登陆以后一看,价格走势忽高忽低,想赶到低点买进,还得花好多时间研究。几乎没有任何理财知识的小王觉得太费劲了,于是放弃了。

没过多长时间,舅舅的基金缩水好多,小姨的房子也因为房地产调控而无人问津。朋友的纸白银则在惊心动魄的忽高忽低之后,亏了不少。

看着身边人的理财路,小王有点后怕。“看不懂国内的投资理财市场,而且我本来对这方面也没什么研究,还是别折腾了。虽然我没赚到什么,至少我也没有亏。”

2012年,在投资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像小王一样坚守银行储蓄的大有人在。央行发布的第四季度储户调查报告显示,19.4%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33.5%倾向于“更多投资”,而47.1%则倾向于“更多储蓄”,与第一季度的调查报告中46.9%偏好“储蓄存款”、35.6%偏好投资相比,储蓄意愿上升,投资意愿明显下降。

银行理财

颇受青睐 也有风险

“我爱人老数落我,嫌我绝大部分的存款都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在北京某媒体工作的郑先生说,“这个月25日有一笔5万元的理财到期,当初买时说明书上说预期年化收益率是4.1%,实现了。”

一般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比存款定期利率高一个百分点左右。郑先生第一次买理财产品是3年前,虽然是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结果到期后收益真如当初所说。这一来,郑先生尝到了甜头。他也明白,家庭投资应该分散风险,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通过配置各种不同层次的投资标的实现资金总体上的安全可控。但事实上,只要存够了买理财的门槛资金,他就马上买进。

如今,随着电子银行的推行,买理财变得很方便。“鼠标一点,买下,到期资金自动进入我的账户,手机上还能收到短信提醒。看中哪款理财产品,得赶紧买,只要晚一天,高收益的肯定全卖光了。”郑先生说。

3年下来,郑先生大概买了七八次理财产品,只有一次没有达到预期收益,10万元本金半年下来只拿到几十元收益,但没有亏本。

近些年,理财产品风头渐劲,日趋成为储蓄的替代品。根据央行发布的第四季度储户调查报告,居民偏爱的投资方式中,“基金、理财产品”占比22.9%,排名第一位。

专家提醒,银行理财并非“稳赚不赔”。据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24986款,其中有152款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

下一页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