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平
2012年12月26日08: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得出的真理性启示:只有立足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才能自强中国
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又踏上完成另一重大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征途。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的29年。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这段历史,意义同样重大。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就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应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我国用7年时间成功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消灭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使我们这个当时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为此后中国的发展进步铺就了社会主义的奠基石。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迅速发展生产力,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党的八大召开为标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对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主题主线,核心就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旗帜下自强中国。总的看,实践和探索过程虽然十分艰难,但取得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流。
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在探索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当时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加上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后来这一探索出现严重挫折。面对艰辛探索的成就、曲折和困惑,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只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指明了前进方向,并没有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现成的具体答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这些成就和经验、曲折和教训,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提供了重要基础,对后来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没有这种探索奠定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物质条件和前车之鉴,就不会有此后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
从中,我们得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第二个真理性启示:只有立足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才能自强中国。
上一页 |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