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陈光明: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
陈光明
2012年12月25日09:16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必须科学把握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制度、体制、机制和方法创新。

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之中,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生态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了辉煌的物质成果、政治智慧和社会文明,是我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支柱,必须始终坚持和弘扬。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决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要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另一方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广泛吸纳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以各自方式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对待外来文化上,要有分析、有比较、有鉴别,做到辩证取舍,要保持高度开放包容的文化心胸,善于发现异质文化的长处和意义,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以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第三,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讲是人的自觉即社会主体的自觉,因而提升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性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原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呈现日益增长的局面。全体社会成员应该主动参与对自身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追求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形成并巩固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缓和社会矛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基础、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四,不断进行制度、体制、机制和方法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本质需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使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切实树立文化创新意识,是深化文化自觉的必由之路。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保持民族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坚持不断创新。文化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盛衰。因此,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需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创建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制度、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方法,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动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