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吉炳轩: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与自信
2012年12月06日09:08   来源:黑龙江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三、自信于我们的制度是优越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国情所决定的。中国近代史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制度设计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上,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伟大成果,是当代中国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整套制度体系,是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的。不同层面的制度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共同构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不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也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的有机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大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因而既能普遍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又能有效支持和监督各级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实现了广泛的民主参与,又有利于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既健全了民主制度,又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各民族无论大小都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权益,从而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由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构成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下,在城乡基层单位和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民主制度,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直接和最具体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但为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各民族大团结,确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确保国家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也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都能够有法可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这些制度,人民可以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表达各种意愿、反映利益诉求。这些制度通过各种制度设计使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表达,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这些制度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创造潜能。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在长期实践中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有效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了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与科学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促进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构建,为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价值取向。为了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强调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同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上都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强调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坚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在强调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坚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各种举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各种制度安排,把效率与公平、生产与分配、先富与共富有机统一起来,既着力克服平均主义的弊端,又努力遏制两极分化的趋向,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强调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确保必要的集中统一,保证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这种制度优势有利于中央政令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这一制度优势,能够把各种经济政治社会资源迅速调动起来,有效应对各种重大事件,完成各项重大任务。近年来,我国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青海玉树严重地震灾害、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多次载人航天包括最近的神舟九号飞行任务顺利完成,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力量。特别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展开了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中央、地方和军队全力以赴帮助灾后重建,受灾地区面貌焕然一新,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兼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国家统一与保证各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相结合,使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保证了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等各项具体制度,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我们的制度是优越的,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这一制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责编:赵晶、朱书缘)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