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牢牢把握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章沁生上将答本报记者问
陶春
2012年12月04日10:31   来源:学习时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记者:本世纪头 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中央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战略判断。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理解这一战略判断的意义?
  章沁生: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报告中深刻指出,“要准确判断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坚定必胜信念,积极开拓进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努力奋斗。这些重要战略思想,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包含着用新的视角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和解读战略机遇期。可以这样理解:第一,我国处于发展机遇期基本面没有改变;第二,要看到时局的变化对机遇期的影响因素,在抗争中赢得机遇;第三,中央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在于确保到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抓住战略机遇是关键。
  记者: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利时空态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良好机会和境遇,并由此对国家前途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的战略影响。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章沁生:一是战略机遇期客观存在。战略机遇期不是对哪一个国家的特殊恩惠,不论大国小国、陆地国家还是海洋国家,在一定时期都会出现战略机遇期。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大航海时代远洋航行的发展,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解放,当今世界蓬勃兴起的信息化浪潮,这一次又一次的战略机遇与产业革命相关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对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总体是平等的。善于抓住机遇就能发展崛起,错失机遇就会落后于时代,甚至被历史淘汰。二是战略机遇期贵在争取。战略机遇期不是凭空而来、唾手可得的,取决于国家领导集团的战略智慧和民族的进取精神与创造力。15世纪以来500年间,中国错失了三次战略机遇:第一次是明朝中叶,西欧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进而创造了西方工业文明模式,而我国在经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之后闭关锁国,错失发展良机;第二次是 19世纪中叶,英国通过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而中国依然陶醉在封建社会的落日辉煌之中,马克思称“这是连诗人都无法想象的奇异的对联式的历史悲歌”;第三次是清朝后期,中日两国都搞洋务运动,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崛起,而中国封建王朝在“戊戌变革”失败中走到了历史尽头。我国上世纪和平建设年代特别是本世纪出现的重大战略机遇,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争取得来的。三是战略机遇期充满斗争。国家的生存发展利益,取决于国际战略大棋局中的博弈,各种力量此消彼长、此分彼合,对抗、合作、斗争都是一种战略选择。上世纪70年代,毛泽东同志积极运筹与西方国家关系,打开中美关系大门,降低了北线与苏联发生大规模战争的风险,在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周旋中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中国的生存发展赢得了战略空间。四是战略机遇期具有决定意义。战略机遇期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契机,抓住和用好机遇期对国家的跨越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二战后德国经济崩溃、民心涣散,英国工党曾经预测,清除柏林的废墟至少需要30年。但实际上不到20年时间,一个新兴的德国崛起了,阿登纳领导德国人民败中奋起,致力发展,成为战后欧洲发展最快的国家。日本战后成为“世界孤儿”,经济生活十分艰难,政治信心完全丧失,吉田茂曾称为“日已没而月犹未升”的极度黑暗。吉田茂提出教育立国、经济复国战略,利用两大阵营对峙的契机,在战争废墟上创造了复兴奇迹。国家强盛是一个绵延不断的发展过程,但最为紧要的就是关键的几步。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