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学习十八大报告 贯彻十八大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思想的新发展

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2年11月30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总体布局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强调“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总体布局思想的拓展历程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深化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拓展历程。

两个文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此后,党中央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两个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

三位一体。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表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在这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步推进的思路已经明确。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并号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富强、民主、文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目标的定位,如果从总体布局来看,对应的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种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党的十六大。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使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加明晰。

四位一体。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明确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纲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正式确立。

五位一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付出了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内容更加全面和完整。 

下一页
(责编:万鹏、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