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文罗斯(Al-vinE.Roth)和罗伊德 沙普利(LloydShapley),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方面所作的贡献。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第6次授予博弈论研究者。
两位获奖者的主要学术思想及其理论贡献
如何有效完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供需衔接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现实世界里供需衔接的方式多种多样,价格机制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但是在一些供需双方要实现匹配的市场里,价格机制的作用受到法律、习俗或伦理道德等限制而难以发挥作用。例如,学生如何与合适的学校相匹配,人体器官的捐献者如何与需要移植器官的接受者相匹配。在这些领域,市场主体必须“情投意合”才能供需匹配,而不是双方接受价格达成交易。这样的匹配如何有效地完成?什么样的方法对什么样的人群有益?沙普利和罗斯分别从稳定匹配的抽象理论和市场机制的实际设计两个角度,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两位获奖者在不同经济主体如何匹配以及匹配形式的各种可能性方面进行了研究,利用博弈论工具设计促成合作的有效市场机制,改进分散零乱、运转不佳的市场体系,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1.沙普利的主要学术贡献
沙普利利用合作博弈理论比较不同的匹配模型,研究如何使供需双方不愿打破当前的匹配状态,以保持匹配的稳定性,即任何两个供需匹配的市场主体都最中意于对方,认为没有其他市场主体更适宜作为自己的匹配对象。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沙普利和其同事戴维维盖尔设计了理论上的最优方案“盖尔 沙普利运算法则”,又称“延迟接受运算法则”,以保证总能获得稳定的匹配。这一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确保所有人没有动力偏离均衡,还可对相关各方试图操纵匹配过程的动机加以限制,并且能系统性地对两个市场主体至少其中一方有利。以学生填报志愿为例,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让分数最高的学生先报,每个学校挑选它最中意的学生,淘汰其他候选人;然后让分数次高的学生填报,学校依然挑选最中意的人……直到所有学生都被录取为止。这一机制可以兼顾公平和效率,但具体的模型比较复杂。
2.罗斯的主要学术贡献
罗斯的贡献在于实践领域,他发现沙普利的理论可以阐明一些供需匹配的市场是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并运用经验经济学和市场设计理论来解释现实问题。罗斯把抽象理论延伸至市场的实际设计,通过一系列经验性研究,发现“稳定”是特定市场机制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实验和经验检验,在很多方面印证了“盖尔 沙普利运算法则”。
罗斯正是运用稳定匹配理论和改良后的“盖尔 沙普利运算法则”,重新设计了现存的一些制度,有效解决了不同市场主体的配对问题。比如,他在“全国居民匹配项目”(NRMP)中,证明了对未婚居民来说,NRMP既稳定又符合防护策略。他设计的“全国住院医生配对程序”,每年为美国近2万名实习医生找到了心仪的医院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他设计的“纽约高中配对系统”,每年帮助约9万名高中生解决了择校难题。他还参与设计了一个匹配兼容的肾脏捐献者和接受者的肾脏移植登记及匹配系统。该系统可以帮助那些想捐肾给亲人,但因血型不匹配无法实现的人,与其他不匹配的捐赠组合交换器官,从而提高了器官捐赠匹配系统的效率,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这些改良基于“盖尔 沙普利运算法则”并做了各种修正,还考虑到特定情境的要求和伦理道德限制。
博弈论研究者的多次获奖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启示
稳定匹配和市场设计理论源于博弈论的思想,主要强调优化策略。自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约翰翰纳什等3位博弈论专家后,包括今年在内共有6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博弈论的研究和运用有关。一门工具学科能够在经济学领域如此广泛运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充分肯定实为罕见,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应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1.集中力量开展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基础理论研究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授予原则看,要求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科前沿,特别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奖励原创性和细分化的理论研究对经济学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中国的经济学研究逐步具备了以本国的市场经济为参照系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科研主管部门要提高对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科研机构和研究者将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入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产生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
2.坚持在长期经济实践中检验、应用和完善研究成果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奖导向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研究的实践性,鼓励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并且要求研究成果在长期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轻易对新兴的学术理论体系授奖。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学界主要关注经济研究对政策层面的影响力,缺少原创性的理论研究,更缺少对原创理论成果在经济实践中的长期性、系统性检验。因此,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在注重经济改革中政策问题的同时,要更多考虑基础理论的发展演进,并且在市场经济长期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应用价值,丰富和完善理论成果。
3.科学运用数理工具推动经济学研究的精确化、现代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鼓励用现代经济理论特别是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来解读经济学原理,使经济学更加精确化。博弈论的研究者多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不仅在于其经济学基础研究作出了贡献,而且在于数量经济学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走在前列,提出和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并运用于经济研究和实践中,推动了经济学研究的现代化。因此,在提高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的同时,中国经济学研究要更加科学和充分地应用数学模型等现代分析方法,从一个精准的视角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经济现象,指导市场主体决策和宏观政策实践。
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政策实践的启示
1.改善结构性失衡,促进劳动力就业匹配
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供需双方要实现匹配的市场,仅依赖价格机制的作用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我国劳动力资源虽然整体仍比较丰裕,但因为工种、地区、年龄等原因,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劳动力年龄结构矛盾、产业结构性矛盾、地区性结构矛盾、文化程度结构矛盾等引起某些地区连续出现用工荒。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劳动力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人才供求双方信息衔接不畅,人才结构性匹配情况不佳,政府调控机制弱化。因此,借鉴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我国应加快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构建有效的劳动力供求调节和引导机制。
2.优化分配机制设计,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两位获奖者对多人参与的合作博弈如何分配资源的问题有重要的研究贡献和指导意义。就我国现实情况来说,教育、医疗等总量稀缺的公共资源配置,不仅仅存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易,而且还存在大量群体参与的交易,要实现供需双方公平合理的稳定匹配,必须依靠科学的机制设计,取得合作博弈的平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国应深入推进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一方面,要促进教育和医疗行业均衡发展,资源配置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微观市场主体的行为模式及其相互影响,设计和优化匹配机制,解决学生择校、患者入院的公平有效分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