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纲领
——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例释
辛向阳 刘昀献
2012年11月12日11:02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举世瞩目。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部署全面,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经过本次代表大会修改完善,必将成为新形势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那么,报告中有哪些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哪些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有哪些新拓展?围绕这些问题,本刊约请专家学者对报告进行初步的学习解读。

——编者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深刻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论断、新要求。

●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新定位: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最新理论成果。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全党的拥护。对科学发展观的作用,过去我们党的文献是这样表述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或者说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1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已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因而,报告顺应实践、时代发展和人民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

●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新丰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一精神实质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之中,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解放思想的要求,勇于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体现了实事求是的要求,不断探索,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现了求真务实的要求,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报告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世纪之交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然在望。

这一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反映了我们党对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要求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报告还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46元(2000年不变价),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速为8%左右。到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速保持在7.5%左右就可实现。完成这样一个目标,既可以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目标,又可以实现这次报告提出的“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目标。

(责编:张湘忆(实习)、赵晶)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十八大专题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