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学习论理》——内蒙古日报理论专栏

自动刷新:40秒60秒手动 
首页  上一页  第 3 4 5 6 7 页  下一页  尾页

习近平: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

来源:《内蒙古日报》(2016-08-16 14:00)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天候全方位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这一表…[详细]

习近平: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来源:《内蒙古日报》(2016-08-01 14:57)

  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详细]

习近平:民族团结重在交心

来源:《内蒙古日报》(2016-08-01 10:53)

  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 “花红你是哪一朵,柳绿我是哪一棵,不用我来问,不用你来说,花红柳绿都是春色,山清你是哪一座,水秀我是哪条河,山清水…[详细]

习近平: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来源:《内蒙古日报》(2016-07-26 16:51)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我们提出了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详细]

习近平:“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来源:《内蒙古日报》(2016-07-26 08:42)

  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是对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形象比喻。“看不见的…[详细]

习近平:近水楼台先得月

来源:《内蒙古日报》(2016-07-18 16:39)

  中蒙要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近水楼台先得月”,中蒙地理相邻、经济互补,中方的市场、资金、技术、通道和蒙方的资源富集优势互补性很强,有很多合作机遇。 ——2014年8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发表题为《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的重要演讲 “近水楼台先得月”出自北宋诗人苏麟的《断句》。原文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详细]

习近平: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

来源:《内蒙古日报》(2016-07-18 15:35)

  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要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 ——201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 铜墙铁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常用于形容战争城池之牢固和结实。201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详细]

专栏简介

  《学习论理》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2015年9月开始着手打造的学习品牌,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彩比喻和诗文引用入手,用不同于一般理论文章的文风和写法,坚持讲故事、打比方的叙事方式,浅显易懂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深刻道理,让大家真切感受平易近人的理论力量。
  《学习论理》包括内蒙古日报《学习论理》专栏和《学习论理》微信公众号。
  《学习论理》作品均由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及全区理论界人士亲自执笔。
  截至目前,《学习论理》粉丝近9万人,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外,还有国学、理论界人士、青年学生和部队官兵,涵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图解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