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更好發揮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政府作用

綦魯明

2025年04月24日08:3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更好發揮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政府作用

【智庫者說】

數據事業是一項創新性事業,涉及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數據產業與生態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之中,以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成為影響大變局的重要變量。發展數據事業,是我國把握數字技術革命機遇,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實現從“追趕者”到“引領者”轉變的必然選擇。在這項重要任務中,如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促進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首先,應在推動數據事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源方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宏觀上看,數據是一種新型生產要素。政府部門通過戰略引領和市場培育,充分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以數據要素與其他生產要素的結合及相互賦能,提高各類要素的創新發展活力,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從中觀上看,政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以及標准體系建設,發揮數據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的賦能作用,以及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中的催生作用,將大大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從微觀上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持有的或合法獲取的數據,是企業成長的重要資源。政府部門支持產業互聯網等平台建設,以數據權益實現機制為重點分類推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將有助於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與轉型動力。

其次,應在以數據事業促進共同富裕方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數據事業不僅具有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的職能,還在促進數據紅利普惠共享中發揮重要角色。數字鴻溝問題一方面表現在代際、城鄉之間,另一方面也表現為數據要素更容易向在市場中獲得控制或壟斷地位的企業集聚,中小企業在數據獲取和利用方面往往處於劣勢地位。政府部門通過強化數字基建,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能夠推動優質數據資源共享,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還可以通過規范企業的“數據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形成共享數據紅利,保障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公平的發展模式。

再次,應在通過數據事業增強國際競爭力與安全水平方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數據的開發利用水平體現著一國的競爭力,然而,數據的自由流動又會影響國家安全。我國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利用好數據資源存量大的優勢,發揮好政府部門在促進數據技術跨越發展、數據要素價值有效釋放、積極參與全球數據治理規則制定上的關鍵作用。

不同於土地、資本等傳統要素,數據具有自身獨特屬性。更好發揮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政府作用,本質上要求充分把握數據特性及其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形成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之間的協同,通過數據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拓寬價值創造空間,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為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動力。一是為數據要素的確權與流通創造制度基礎。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需以數據產權明晰為基本前提。通過明確數據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分配權等,建立起數據的流通、交易與收益分配機制,破除“數據孤島”,促進數據要素順暢流動,並在流動中探索建立數據要素市場化定價機制。二是為數據治理提供有力支持。數據具有流動性高、復制成本低等鮮明特點。這既能通過提升數據與其他要素的結合效率帶來經濟增長的倍增效果,也可能帶來隱私泄露、數據濫用、數據篡改等潛藏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是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原則。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建立和完善數據治理法律法規體系與數據權益保護、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等制度框架,採用數據治理技術,有效提升安全保護能力,保障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此外,政府部門建立統一的促進數據互聯互通的標准體系,將為數據治理提供重要參照與遵循。三是為數據生態體系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數據生態體系帶有公共品屬性。實踐証明,各級政府在算力網絡、數據中心等數據基礎設施體系,在城市大腦等平台,在數據交易所的規劃與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支撐了數據的採集、存儲、處理、分析、應用、評估等各環節協同發展,促進了數據生態體系中的產業鏈培育與配套服務建設。

展望未來,數據事業既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也要實現規范安全發展。這就需要遵循“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原則,進行創新性變革,發揮好政府的市場培育、統籌協調、監測評價、安全保障作用。在市場培育方面,要把握好數據特性及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理,從市場化資源配置的角度看數據應用。勇於破除束縛數據生產、流通、利用的慣性思維和條條框框,協同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和創新引擎作用,破解“數據資源豐富、數據價值閑置”困境,提高社會資源配置總體效率。在統籌協調方面,應通過完善規劃編制管理,按需推動算力中心、數據交易機構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產權、流通、收益分配等數據基礎制度,為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增添驅動力。及時出台與規劃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強化跨部門、跨層級溝通協調和政策協同,充分調動數據管理和各數據持有部門的積極性,合力推進數據整合共享、開發利用。在監測評價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建立科學合理的數據事業評價體系,包括數字技術研發、數字人才培養、數字產業發展、數字消費、數字對外開放等方面的成效,數據事業發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等。同時應建立評價考核機制,完善激勵措施,引導各參與方行為向政策目標靠攏。在安全保障方面,平衡好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形成風險管控長效機制。數據安全是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應建立分類分級的安全管理體系,加強數據安全技術研發創新,為數據要素安全有序流通提供基礎保障。構建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健全數據安全立法和監管執法機制,制定嚴格的數據安全法律法規,明確數據安全監管執法主體、執法標准和執法程序,加大對數據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數據安全法律法規有效實施,數據安全風險得到及時控制。

(作者:綦魯明,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責編:黃瑾、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