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銘記抗戰英烈 傳承抗戰精神

錢均鵬 周寶硯

2025年04月06日08:3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銘記抗戰英烈 傳承抗戰精神

【長城走筆】

又是一年清明時。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寄托著人們對逝者的哀思,也提醒著人們不忘歷史、緬懷先烈、接續奮斗。80年前,經過14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終於迎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的偉大勝利。凝結於14年艱苦卓絕抗戰歷程的抗戰精神,也成為中華兒女的精神底色,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盧溝橋事變……東北危急!平津危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盡管當時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力量還很弱小,卻毅然扛起抗日民族先鋒的歷史重任,高舉團結抗戰的偉大旗幟,向全中國發出吶喊:“隻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中國共產黨以無私的愛國情懷、前瞻的政治領導力和正確的戰略策略,指引了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從白山黑水到熱帶叢林,從長城腳下到太行山上……在歷經苦難的中國大地上,不斷匯聚起誓死抗戰的滾滾洪流,迸發出不可遏制的磅礡力量。經過14年浴血斗爭,終於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成就了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這是輝煌的偉大轉折,擁有了這樣的歷史記憶,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爭。中國共產黨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闡明持久抗戰的總方針,堅定起全民族抗戰的精氣神,帶領中國人民投身到偉大的抗戰之中。中國共產黨人挺身而出為國捐軀,勇敢殺敵奮不顧身,無所畏懼不屈不撓,在流血犧牲中堅毅無畏,在不屈抗爭中英勇奮斗,用鮮血和生命、智慧和無私,譜寫出偉大民族精神的新篇章,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擁護,為爭取抗戰的最后勝利凝聚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抗日戰爭的勝利,鑄就出不朽的民族魂魄。在抗日戰爭波瀾壯闊的進程中孕育出偉大的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前進。抗戰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擁有了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就是任何力量也戰勝不了的。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中華兒女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社會動員之廣泛,民族覺醒之深刻,戰斗意志之頑強,必勝信念之堅定,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安徽省渦陽縣丹城集南謝庄,有個謝老太太,家有謝繼書、謝繼祥、謝繼良三子。三子先后參加新四軍,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奮勇殺敵、相繼殉國。謝老太太深明大義地說:“為國而死,死得值得!我老了,不能為國盡忠,但我和兒媳要把孫子培養成人,讓他們長大后精忠報國!”抗戰英烈的鮮血不會白流,他們無私無畏、勇於抗戰、敢於犧牲的英雄壯舉在中國大地上廣為傳頌,激發起民眾抗日救國的滿腔熱血。他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譜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他們高擎為國為民的熊熊火炬,高揚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為偉大抗戰精神鑄入了內核和靈魂。歷經血與火的淬煉,抗戰烈士們的英靈永生,他們是抗戰精神人格化的具象表征,是一座座精神豐碑,永垂不朽。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穿過歷史的雲煙,激昂震撼的是中華民族一往無前的精神氣質。抗戰精神的弘揚,離不開歷史記憶的傳承,離不開歷史中“大寫的人”的主體創造。忠魂已逝,山河無恙。抗戰英烈為理想信念吶喊澎湃過,為國家民族抗爭犧牲過。當英烈被后世傳頌,理想就不會熄滅,精神就融進血脈裡。成就復興的偉業,需要挺身而出的一代代英雄。奮進新征程,我們要銘記抗戰先烈,不斷弘揚和傳承偉大抗戰精神。我們要向抗戰英烈學習,筑牢思想之魂、夯實信念之基,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鍥而不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這是對為奪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所有先烈、對為中華民族獨立和中國人民解放獻出生命的所有英靈的最好告慰。

(作者:錢均鵬 周寶硯,分別系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副教授)

(責編:黃瑾、宋晨)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