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高校文創產品賦能大學生思政教育

安李蔚然 胡颯

2025年03月25日17:12    來源:學習強國

原標題:高校文創產品賦能大學生思政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加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高校文創以其獨樹一幟的文化內涵受到廣泛關注。高校文創產品作為文化的載體,其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高校文創產品質量、創新高校文創產品內容,有助於增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樹立學校良好的品牌形象。

文創產品賦能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思想活躍度高、處於思想塑造關鍵時期的人群,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群體。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發揮高校文創產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將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產品的設計理念、圖案元素、文字表述以及使用功能中,像鹽一樣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熏陶,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高校文創產品可以作為“食物”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在豐富大學生課余生活、滿足其文化消費需求的同時,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校文創產品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首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文創產品,有助於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將傳統的中國畫、書法、剪紙等藝術元素融入設計中,或者將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經典語句、歷史故事印制在文創產品上,幫助大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熏陶。其次,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文創產品,有助於培育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如今,許多大學生對“四史”知識一知半解、對革命文化所知甚少,同時,一些不良社會思潮也對高校主流意識形態產生了負面沖擊。高校文創產品融合革命文化內容,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大學生了解革命文化,感悟其中的深刻內涵,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勵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最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高校文創產品,有助於涵養大學生的文化底蘊。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文創產品能夠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彰顯獨特的校園文化氣質。各個高校的文創產品扎根於高校長期積累的學術傳統、歷史傳承以及獨特的校園文化精神,其本質都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設計和發展高校的文創產品也能夠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注入活力。

當前高校文創產品賦能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思政元素挖掘不夠深入。許多高校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有校史館、博物館和美術館等實體產業,但是如何將這些文化資源轉化為創意符號融入文創產品仍然需要探索。不少高校文創產品在設計上僅僅停留在校徽、校名的簡單應用上,未能深入挖掘校園文化的深刻內涵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既難以形成具有廣泛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品牌,又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宣傳教育功能。

創意性和個性化發展不足。文創產品種類的創意性和個性化發展不足也是制約高校文創發展的一道難題。目前高校文創所展現的產品種類大多局限於日常用品和紀念品,這些產品雖然實用,但普遍缺乏創新性和個性化,文化元素簡單拼接、思政元素生硬融合,難以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和共鳴。隨著消費者對生活品質追求的日益提高,單一的實用性產品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加強文創產品賦能思政教育的措施

立足校園,豐富文創產品的思政工作元素。要把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文創產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涵豐富、歷史悠久,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寶貴資源,在高校文創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這些資源,更好地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思想政治引領價值,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信與社會責任感,為其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在文創產品的內容創作過程中也要深入挖掘校園文化內涵和精髓。高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歷史底蘊和精神風貌,這些元素都可以成為文創產品設計的靈感來源。通過深入挖掘高校的創辦歷程、重大事件、知名校友事跡等,提煉校訓精神內涵,將這些特色文化融入文創產品制作,不僅可以形成獨有的校園文化品牌,還能增強大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鼓勵創新,拓展文創設計來源。首先,由大學生擔任創新主體。大學生在產品設計方面具備獨特的群體視角與敏銳的感知力,由他們參與文創設計,能夠讓產品更精准捕捉大學生的需求點,展現背后的文化內涵。同時,高校可以舉辦文創產品類的創新大賽。以競賽激發產品創意、挖掘設計人才,鼓勵各個學科大學生積極參加,以新穎多樣的形式增加學生參與度,讓文創產品所傳遞的價值觀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其次,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創新文創產品。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文創產品設計的新趨勢。高校可以結合AR、VR等技術,讓文創產品呈現出更加生動、立體的形象,為大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

加強管理,促進高校文創產業健康發展。首先,加強對高校文創產品意識形態的把關。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高校文創產品承載的價值理念也必須符合主流意識形態。因此,高校要加強對文創產品意識形態的審查,對出現的問題應該及時糾正,下架有關產品,減少負面影響。其次,協調各個部門良性互動。高校文創產業發展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要發揮多方面的力量,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吸收和借鑒各種有益的因素加入文創產品的研究和設計,更好發揮文創產品的思政育人優勢。高校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人才優勢,文創企業則具備市場敏感度和產品開發能力,二者通過加強合作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文創產品的創新和發展。

加強資金支持和制度設計。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文創產業全部依賴供給性扶持,如政府競標項目和學校科研等經費資助,造成很多高校文創經費來源和經費總額十分有限,產業創新發展內部動力不足。因此,一方面,高校可以設立專項基金,合理規劃預算,用於支持文創產品的開發,同時可以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增強與校友之間的聯系,拓展項目的資金來源。另一方面,規范制度管理。建立專業的項目管理團隊,負責高校文創產品的規劃、評估和執行等任務。完善資金使用制度,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對文創產品項目的資金進行專款專用、單獨核算。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和審計,確保資金的合規性和有效性。加強產學研合作,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企業、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研發和推廣文創產品。通過產學研合作,促進文創產品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原文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