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抓住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

陳睿

2025年03月24日08:37    來源:學習時報

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什麼,這是關系到作風建設應該抓什麼、能否取得實效的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群眾的呼聲作為作風建設的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作為作風建設的第一需求”。這些重要論述為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群眾總是通過黨組織和黨員的活動與表現來認識和看待黨的,黨的作風問題,說到底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我們黨來自人民,從誕生之日起就深深植根於人民群眾之中,建立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根據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不同歷史階段的任務,制定相應的路線方針政策,並依靠人民群眾完成這些任務。在黨的百余年奮斗歷程中,無論是面對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還是復雜艱巨的建設改革任務,黨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共同面對挑戰,攜手克服困難。正是這種同人民同甘共苦、休戚與共的深厚情誼,凝聚起強大的力量,使黨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不斷推動事業向前發展。

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雷厲風行抓作風建設,出發點和落腳點就在這裡。這些年來,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群眾觀念得到了強化,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有的黨員干部“跑上面多、跑基層少”,與群眾打交道時“交流居少、怕麻煩居多”,開展工作時“作秀多、做事少”,等等。這些問題如果聽之任之,就會損害黨的威信和形象、侵蝕黨的執政根基。新征程上,隻有持之以恆抓作風建設,做到一絲都不放鬆、一刻都不停頓,才能以優良作風把廣大群眾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

黨員干部作風好不好,重大任務是試金石,民意是最好的標尺。群眾的感受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黨員干部的宗旨、作風和能力。黨員干部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是不是有助於解決群眾的難題,是不是有利於增進人民福祉,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工作重點,從群眾最不滿意的改起,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從群眾最期盼的事做起,堅持不懈地從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准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才能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從群眾的呼聲中尋找問題根源、求解問題答案,是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的尊重,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往往是最管用、最能讓群眾滿意的。關注群眾的實際需求和體驗,才能找到工作的出發點、服務的著力點。把群眾的呼聲作為作風建設的第一信號,准確了解廣大群眾的實際需求,真誠傾聽群眾訴求、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真正把群眾面臨的問題發現出來、把群眾的意見反映上來、把群眾創造的經驗總結出來,更加主動、更富前瞻性地開展工作。堅持把民生問題放在首位,以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工作重點,有什麼問題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群眾需要什麼就重點幫助解決什麼,使作風建設的成果惠及群眾,真正讓群眾受益,使群眾滿意。

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黨員干部要以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帶頭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基層治理、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擔當作為、服務群眾,以真心服務贏得群眾信賴、以扎實作風贏得群眾口碑。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