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補齊短板提升競爭力

陳 璐

2025年03月21日08:47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補齊短板提升競爭力

近年來,多地將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集群作為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取得了顯著成就。實踐証明,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有利於發揮地方特色產業優勢,更好匯聚產業資源,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打造縣域經濟新增長極﹔有利於打造覆蓋廣、專業強、服務優的小企業服務網絡,促進新技術、新業態在企業網絡間快速發展,提升傳統產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利於形成協同創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規模效應和競爭優勢,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但也要看到,特色產業集群發展仍存在不足和短板。一些特色產業集群集聚程度較低,特色產業集群間的生產加工等環節缺乏聯動配套,集群內部強鏈補鏈延鏈不足,同質化競爭明顯﹔創新驅動產業集群邁向高端化的“生態圈”還未形成,創新資源少、創新基礎和協同創新能力薄弱﹔數字技術賦能和催生產業集群新模式還有較大潛力空間,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各種平台資源,促使異地企業和機構在虛擬空間上形成緊密產業集群的新業態仍有待突破。

為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要聚力四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做好集群促進工作。完善集群梯度培育體系,探索通過“飛地托管”“結對幫扶”方式協同共育特色產業集群。加強土地、財政、金融、環保和公共服務等政策聯動支持,強化精准服務體系,推動東、中、西部地區特色產業集群協調發展。

二是因地制宜提升集群核心競爭力。做好“差異化布局”和“鏈群集聚”,引導各地發揮比較優勢,靈活運用稟賦依托、無中生有、產業承接、龍頭帶動等多種模式,形成更多專業化、鏈條化、特色化產業集群。

三是探索創建“產業社區”引育產業集群。通過構建產業生態圈來吸引集聚人才、技術、資金、物流、信息等要素高效配置和集聚協作,形成集設計、研發、生產、消費、生活、生態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新型產業社區。

四是順應數字化時代要求探索打造“雲端”產業集群。在“雲端”聚合不同地域的平台、企業、用戶共同參與制造流程、產品體驗和迭代升級等環節,形成多元主體融合的虛擬型產業集群,推動數智化產業集群發展。

(作者系河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