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評論員
2025年02月24日08:39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提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越是應對風險挑戰,越要夯實“三農”基礎。去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迎難而上,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糧食生產邁上新台階,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三農”事業發展取得令人振奮的成績,發揮了安民心、穩大局的“壓艙石”作用。
經過持續努力,鄉村振興展現出勃勃生機,農業農村發生了許多積極變化。同時,受多重因素影響,也出現新趨勢新特點,對進一步做好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極端氣象災害頻發,需要進一步提高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經濟運行面臨困難挑戰,需要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城鄉加速融合發展,農村社會深刻變革,需要進一步創新鄉村建設治理方式。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就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今年一號文件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持續、四著力”,這與去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工作安排是一以貫之的,體現了政策的連續性、實效性,同時重點更明確、任務更聚焦。文件將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貫穿全篇,圍繞解決鄉村振興的難點堵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改革創新,讓農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三農”工作的永恆主題。文件部署“三農”工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體現了把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的戰略定力。要堅持產量產能、生產生態、增產增收一起抓,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以大食物觀為引領,發展設施農業,發展深遠海養殖,發展森林食品,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今年是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各地要緊盯產業和就業幫扶,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要細致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慎終如始扛穩責任,防止思想鬆懈、工作鬆勁,確保平穩有序過渡。
發展鄉村產業是改變鄉村面貌的重要抓手,產業興旺才能增收致富。各地要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重要的是做好“土特產”文章,既可以因村施策,也可以聯村開發,實現錯位發展、各展其長。同時,發揮產業融合的乘數效應,開發新功能新價值,培育新產業新業態。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有正確的方法論。要分類施策,梯次推進不同發展階段的鄉村實現全面振興,不搞“一刀切”﹔要深化改革,不斷激發鄉村全面振興的內生動力。讓我們匯聚各方面力量,真抓實干、久久為功,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繪就鄉村全面振興壯美畫卷。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