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讓“冰天雪地”的熱土創造“金山銀山”的幸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學習習近平主席在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的致辭

孫 達

2025年02月21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了熱情洋溢、飽含深意的致辭,指出:“哈爾濱是中國著名的‘冰城’,是中國現代冰雪運動的發源地。來到哈爾濱,我們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冰雪文化和冰雪經濟正在成為哈爾濱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對外開放的新紐帶。”習近平主席這一重要論述高度概括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在哈爾濱以及黑龍江的成功實踐與卓越成果。

  “炙熱”的冰雪: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2016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為黑龍江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指明了方向。從“冰世界”到“雪天下”,從銀裝素裹到冰雕玉砌,從中央大街面包石上的游人如織到冰封江面嘉年華裡的縱情歡笑……徜徉於這片冰天雪地的熱土,觸摸著色彩斑斕的生活和積澱豐厚的文化,投入“爾濱”開放包容的懷抱,人們深切感受到“雙亞冬之城”的城市精神和品格。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黑龍江省累計接待游客2626.3萬人次,實現游客花費336.5億元。哈爾濱累計接待游客1215.1萬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191.5億元,游客接待量與旅游總花費均創新高,而這只是哈爾濱整體發展與自身特色的一個縮影。“冰城”之熱來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來自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的貫徹落實,來自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全市以及全省人民的團結奮斗。

  思路一變天地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冰雪體育事業的發展,多次就冰雪運動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譜寫新時代中國冰雪事業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從《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到《“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從《關於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到《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冰雪運動走向全國各地,“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現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一業興則百業旺。黑龍江是冰雪大省,近年來堅持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加快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冰雪“冷”資源持續釋放經濟“熱”效應。哈爾濱將冰雪產業發展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統籌考慮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冰雪裝備產業為例,哈爾濱近年來突出發展以冰刀、雪板、冰壺為主的冰雪運動裝備體系和以索道、魔毯、造雪制冰設備為主的冰雪場地裝備體系,擁有制造、研發、服務等五大類2000多家冰雪企業。

  品牌根系文化魂。哈爾濱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深厚的冰雪歷史文化底蘊。1963年,哈爾濱市舉辦首屆冰燈游園會。1985年,中國第一個冰雪節在哈爾濱誕生。1999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盛大開園,成為世界冰雪文化的一張重要名片。如今,冰燈游園會已走過60余年歷史,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已舉辦41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已連續舉辦26屆……一系列特色活動不僅充分展示了哈爾濱獨特的冰雪景觀,更讓各地游客切身體驗到冰雪運動的樂趣和激情。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注重因地制宜,它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是由技術創新實現革命性突破,由生產要素創新實現更合理配置,由產業創新實現深度轉型升級。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片水、雪還是那片雪、冰還是那塊冰,但開發利用的方式方法卻正與時俱進、提質升級。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哈爾濱冰雪文旅產業實現了迭代創新,推出“全季化”冰雪旅游模式。通過自然景觀與人文景點的結合,不僅保持了優質的傳統項目,更是通過夏季的冷氣體驗、冰雪文化展示和溫泉等項目,有效延長旅游季節,吸引“全季候”游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哈爾濱冰雪文旅產業不斷引入高科技元素。各滑雪場和冰雪景區廣泛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游客提供精准的個性化服務。哈爾濱之美重在秉持與體現冰雪文化的獨特魅力。冰雕雪景、美食歌舞、建筑街巷、民族特色……無不展示著“爾濱”獨特的文化魅力。

  競爭與合作:對外開放的新紐帶

  習近平主席在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的致辭中指出:“冰雪運動的魅力,關鍵在激情和協作。我們要攜手共進、共謀發展,為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注入不竭動力。”本屆亞冬會以冰雪為緣,以友誼為橋,為全世界奉獻了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採、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寄托著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人類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願望和價值追求。

  亞冬會期間,來自亞洲34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名體育健兒以高超的競技水平和頑強的拼搏精神突破自我、展現風採、成就夢想、收獲友誼,合力書寫了亞洲冰雪運動新的篇章。作為東道主,中國積極倡導並踐行團結合作、平等尊重等理念,堅持多邊主義原則,在世界和平、發展、進步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亞冬會,各國體育健兒競相比拼,深化了友誼。這裡不僅是競技的舞台,更是所有參與者促進交流、增強共識的人文窗口。“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在本屆亞冬會上得到充分體現。在紛繁復雜的國際關系中,不同國家也完全可以通過良性競爭追求自身發展,共同營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美好局面。

  作為本屆亞冬會舉辦地,哈爾濱本身就是一個有著對外開放悠久歷史的城市。素有“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的美稱,中央大街、索菲亞教堂……眾多地標建筑都體現文明的交融。哈爾濱的對外開放史可追溯到19世紀末,經過歷史發展變遷,哈爾濱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大都市。改革開放后,哈爾濱堅決貫徹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實施“南聯北開,全方位開放”戰略,大力開拓多元化的國際市場,對外經濟貿易迅速發展。近年來,哈爾濱積極開展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舉辦中俄博覽會、哈洽會、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等品牌活動,與28個國家的37個友好城市深化交流合作,持續提升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文化吸引力。

  繼1996年第三屆亞冬會后,時隔29年,亞冬會重回哈爾濱,為這座美麗城市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注入了強大動能。在新時代的發展浪潮中,哈爾濱冰雪旅游經濟與冰雪文化不斷煥發著新的生機,為城市及區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與光彩。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紛飛的雪花千姿百態,不同文明也各具風採”,每一種文明都根植於自身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智慧積澱、精神追求與存在價值。隻有秉持平等和尊重,厚植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和合共生的土壤,才能畫好世界人民的“同心圓”,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委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21日 09 版)

(責編:劉圓圓、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