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鬆
2025年02月21日08:29 來源:學習時報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長久之策,不是權宜之計。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強調“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
當前,受我國外部環境變化和國內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一些民營企業的發展面臨挑戰,部分企業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經營遭遇困難。從我國國民經濟的韌性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態勢來看,這些困難和挑戰是局部的、暫時的、能夠克服的。近幾年,黨和國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從出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再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系列措施,頂層設計、機構設置、具體政策等多管齊下,形成了共促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各地方各部門必須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強化統籌協調,增強政策一致性,加快政策落地,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緊扣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變通,是抓好落實的基本要求,也是抓出成效的正確方法。今后一個時期,落實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要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有步驟、有重點地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首先,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繼續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防止不合理“抽貸”“斷貸”等行為。其次,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在政企合作、購買服務等項目中建立健全政府信用和賬款清償法律法規體系,堅持平等合作、專款專用,規范財政預算管理,精簡項目審批、資金撥付的流程,特別是要落實“新官理舊賬”,主動解決拖欠賬款問題。再次,強化執法監督,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暢通涉企案件“綠色通道”,推行“綜合查一次”執法改革,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和長效監管機制,向社會公布各項收費標准和依據,提高透明度,加強事中事后社會監督,堅決杜絕“釣魚執法”“遠洋捕撈”等不當行為。
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要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一是用法治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民營企業在面對市場競爭瞬息萬變的“不確定性”時,法治規則的“確定性”、法律適用的“平等性”是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信心和底氣。依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要持續營造正確認識、充分尊重、積極關心民營企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讓民營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二是認真落實各項紓困政策。注重綜合施策,對企業一視同仁。黨政主要領導牽頭,組建和抓好工作專班,建立政策台賬,完善責任清單,跟蹤進度實效,做好評估改進,推進“下沉式”服務,提高政策實施的精准度和時效性。三是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要做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知心人”“貼心人”,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事事緊抓不放”的執行力,當好“勤務員”,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政商攜手努力,開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
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政策舉措“及時雨”,更需要政策措施執行落實到位。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立足實際、真抓實干,統籌抓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開展形式多樣的政商聯席交流會,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提高涉企政策的科學性、針對性,增強民營企業對政策的認同感、獲得感。讓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增強信心、迎難而上,更好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合力。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