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系統集成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效能

馬一德

2025年02月19日08:42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系統集成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效能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經濟競爭力的關鍵激勵。在知識產權制度改革中注重系統集成、提升效能,能夠有效支撐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動力和保障。為此,需聚焦核心目標,統籌法律、經濟、行政和社會等多個維度,促進各項知識產權改革舉措的良性互動和整體效能提升,增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高效能的知識產權制度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

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系統集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能夠對科技創新活動形成激勵和保護。現代科技創新不再是個體的單打獨斗,而是有組織、有規劃、成系統、成鏈條的社會行為,是一個涵蓋發明創造和成果產業化、市場化、商品化的系統工程。知識產權作為科技創新的紐帶與橋梁,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其轉化運用是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關鍵環節。推動知識產權高效運用,能夠有力促進創新資源要素的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加速釋放創新活力,實現創新成果從創造、轉化到產業化的系統性突破。另一方面,有助於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各國都在積極運用國家力量爭奪科技和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創新不僅是企業間的商業競爭,同時也已成為國家治理能力和知識產權治理水平的較量。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覆蓋領域廣、涉及方面多、參與鏈條長,隻有充分整合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信息等各類資源,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國際合作全鏈條,才能建立起與國內國際形勢相適應的知識產權治理相關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更好提升我國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的法律實施和管理依據主要是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單行法,體系較龐雜,各管理部門間協調機制尚不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存在明顯短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對科技創新的激發和保障作用。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產權制度,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通過加強知識產權基本原則和基礎規則的系統集成,進一步明確規定知識產權的概念、性質、范圍、權利人的權利和義務、侵權認定標准以及救濟措施、執法機制、域外適用等核心內容,為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奠定統一的法律基礎,推動提升知識產權制度的整體效能。

與此同時,知識產權的運用轉化關鍵要依靠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等各類創新主體發揮作用,通過各種力量的系統集成,提高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和協同保護效能,使其更好服務於整個創新生態系統。

發揮好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作用。著力促進創新供給與需求的精准對接、高效融合,優化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台體系,支持國家知識產權與科技成果產權交易機構連接區域和行業機構,在知識產權交易、專利導航和推出專利密集型產品等方面強化平台功能,加強多元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降低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成本,培育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良好生態。

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高質量創造機制,鼓勵企業加強知識產權戰略布局,加快知識產權運用轉化,將知識產權管理融入研發、生產、經營全過程。支持企業建立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大力培養專業化運營人才,提升知識產權市場化運作能力。

發揮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創新源頭作用。當前,我國企業的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已超過50%,但高校的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卻長期低於5%。要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以產業化前景分析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通過與企業開展精准對接,促進高價值專利的轉化應用,加速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流動,實現產學研深度協同,貫通從基礎研究到高價值專利培育再到產業化的全鏈條轉化路徑。

此外,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加強知識產權系統集成不僅要著眼國內制度體系建設,還要統籌推進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通過國際合作網絡的系統集成,能夠有效促進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資產評估、成果推廣應用、轉讓許可等的協同發展。要堅持開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則,維護國際知識產權多邊體系,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全球治理,繼續推進“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建立國際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機制,維護公平競爭秩序,為跨國創新活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