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2025年02月13日08:31 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日前,《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文章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這三個“不可替代”的重要論述,不僅站在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高度深刻闡明了家庭的重要地位,而且向廣大黨員干部發出了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推動形成家庭文明新風尚的動員令。
家庭之所以具有三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本上是因為“天下之本在家”。歷史和現實告訴人們,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作為生活依托,家庭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寓所,也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對於一個人來說,家不僅承載著生養家庭成員的基本責任,而且發揮著物質支撐與精神家園的重要作用。作為社會細胞,家庭是國家和社會治理的基礎單元。正所謂,“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隻有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孟子所說的“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儒家經典《大學》所講的“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表達的思想都是要重視家庭之於社會、國家、民族的基礎作用。作為文明載體,家庭發揮著良好道德風尚的教育、引導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能傳遞美好的道德觀念,引導和促使家庭成員健康成長,而且能培育和傳承美德,弘揚正氣。“孟母三遷”“精忠報國”“畫荻教子”等耳熟能詳的故事,講的就是家庭所發揮的文明建設功能。
讓家庭的三個“不可替代”重要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既要注重家教,也要注重家風。“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設的基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長發展的指路明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的人,是人們熟知的常理。
家教的第一主體是家長。人們常說,“養不教,父之過”。家長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往往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作為家長,應該把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美好的道德觀念傳遞給子女,引導他們培養做人的氣節和骨氣,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推動他們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家教的重要方式是言傳身教。父母是子女的最早啟蒙老師,其言談舉止極為重要。因此,家長特別是父母要重言傳,重身教,以身示范,以身教帶言傳,以身教樹榜樣,從細微之處傳遞好榜樣,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然養成良好習慣、優秀品德,引導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在關鍵的時刻幫助孩子邁好人生的第一步。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良好的家風是指引家庭發揮“不可替代”作用的“指揮棒”。《論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的箴言,體現在家庭建設中也是要重視家風。無數事例証明,作為一種長期形成的文化氛圍和風氣,家風對人的品德形成發揮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持久而又明顯的作用。一個家庭有好的家風,子女教育才會好,也才能為好的社會風氣奠定基礎。
家風建設既要注重內容也要注重形式。在內容上,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題,弘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裡團結的觀念,倡導忠誠、責任、親情、學習、公益的理念。在形式上,要充分運用新聞報道、言論評論、互動訪談、公益廣告等形式,充分發揮短視頻、微短劇、網絡綜藝、網絡直播等傳播快、流量大的特點,把弘揚正能量的家風廣泛傳遞出去,並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作者:高飛,系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副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