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為銀發經濟注入金融活水

童 政

2025年02月07日08:42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為銀發經濟注入金融活水

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養老金融。這為金融行業推動養老服務擴容提質,支持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養老金融的發展,為銀發經濟提供了資金支持,更好地滿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比如,廣西農商聯合銀行2024年為康養旅游項目、醫療設備採購、養老院建設等養老事業累計發放貸款23.43億元,貸款余額達80.13億元,還對201個網點開展適老化升級改造,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第三代社保卡換發、激活等上門服務,促進了當地養老產業的發展。

盡管我國養老金融發展水平穩步提升,但當前仍面臨多重壓力和挑戰,如產品與服務不足、金融知識缺乏、融資成本較高等。為推動我國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需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充分發揮養老金融在銀發經濟中的引領作用。

優化銀行線下網點,提升適老化服務質效。不少老年人習慣前往網點辦理金融業務及尋求幫助,因此,金融機構的線下網點對於老年群體來說,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銀行機構需不斷探索網點的創新建設和提升服務質量,通過打造特色服務專窗重塑網點形態,提供適老化服務設施,優化線下服務流程,簡化辦理手續。在農村地區,還應為群眾提供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務,不斷提升農村老年人金融服務體驗。

加快數字化轉型,以暖心金融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為助力老年人適應數字化時代,各大銀行在手機銀行APP上紛紛推出了適老化功能,如推出“大字版”界面,提高賬戶明細、轉賬繳費、社保醫保等高頻功能需求的易操作性。此外,不少行動不便的老年客戶無法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還需銀行工作人員上門,依托數字技術手段為他們提供服務。

加大金融知識宣傳,提升老年人金融素養。金融機構一方面需通過開展多樣化的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向老年人及其家屬傳授防范金融詐騙、非法集資等風險的知識﹔另一方面要在內部不斷完善風險評估和監控機制,對涉及老年客戶的大額轉賬、高風險投資等業務進行更為嚴格的風險提示和審核,保障老年客戶的資金安全,守護好他們的養老錢。

提升個人養老金服務,培育養老金融第三支柱。當前,養老服務金融產品存在同質化問題,市場有效供給不足。金融機構需為老年人群提供穩定、安全、貼心的金融服務和理財方案,如利用好“保險產品+養老社區”模式,為老年人提供保險保障和養老服務。針對老年人偏好穩健投資、注重資金安全性和流動性的特點,金融機構可推出相應的專屬存款產品,以及集金融服務與健康服務權益於一體的綜合性產品。同時,注重培養年輕人的養老規劃意識,引導他們為養老進行科學投資,以實現養老金的安全積累與增值。

深化金融與養老產業融合,多方合力提升金融扶持力度。制定實施多樣化的金融扶持政策,包括專項貸款優惠、稅收優惠與補貼機制、養老投資基金等,為養老產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金融機構還需深化與科技企業、養老服務及醫療保健等行業的合作,通過資源整合,共同構建高效協同的養老產業生態圈,以促進養老產業全面發展。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