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從春節消費看內需潛力

金觀平

2025年02月07日08:37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從春節消費看內需潛力

中國市場有多大、內需潛力有多大,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交出了亮麗答卷。文旅消費“熱氣騰騰”、各大商圈財氣人氣雙升、電影票房創出新高,是我國經濟持續回穩向好的清晰信號﹔人們消費意願的提升,更意味著消費市場還有更多蟄伏的潛力,等待著被激活、被釋放。

衣食住行,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乘以14億多人口,搭建起的是一個超大規模市場的厚實底盤,成為我國抵御風浪的底氣所在。成功申遺后的首個春節長假呈現出的繁榮景象,依托的正是這個無可比擬的優勢。

深挖消費的潛力,剖析鮮活的數據,“開門紅”使我們信心更加堅定。流通暢、消費旺、活力足,縣域市場紅紅火火﹔“換新”撬動“煥新”,電子產品消費明顯升溫﹔逛首店、追比賽、送“谷子”,新型消費持續活躍﹔燈會、京劇、川劇變臉等傳統文化項目門票訂單量大幅增長……市場的深度、廣度、可塑性、可拓展性有效提升,讓驅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動力更加澎湃。

潛力並不天然就是動力。埋下的種子,不鬆鬆土、澆澆水、施施肥,單憑自己的力量很難破土而出、茁壯成長。同樣,內需潛力也需要設法釋放,才能轉化成為發展動力。關鍵在於通過一整套相互配合、協同聯動的政策舉措,統籌推進傳統消費提質升級與新型消費培育壯大,統籌推進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推動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相互促進,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良性循環。春節消費的亮眼成績單,表明前期一攬子政策“組合拳”是有效的,精准順應了消費需求的變化,也為接下來相關政策的繼續優化提供了參考。

內需潛力的釋放、動力的轉化,勢必依靠推動更深層次的改革來實現。大力提振消費,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也必須加快破除制約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當前,消費市場還有一些觀望情緒,一些新型消費模式仍在探索中前行,供不應求與供過於求的情況並存,我國經濟運行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要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清“淤點”、通“堵點”、連“斷點”、解“難點”,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還要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提升社會保障水平,改善社會整體收入預期,增強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的底氣。

前路漫漫,無論是春風和煦,還是乍暖還寒,隻要我們勇毅向前、真抓實干,當下的拼搏與奮斗,終會將藍圖變為現實,匯聚在國家的繁榮昌盛中,映照在每個人的幸福生活裡。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