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光明論壇】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黨性滋養

李林寶

2025年02月07日08:3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光明論壇】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黨性滋養

【光明論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指出,領導干部“要把政治修養擺在黨性修養的首位,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黨性滋養,把學習遵守貫徹黨章黨規黨紀作為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這一重要論述為廣大黨員干部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凝聚干事創業的力量提供了重要遵循。

滋養即養分、養料,是個體或事物發展和保持健康狀態的必要物質。對個人而言,這種養分、養料既包括物質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隻有汲取了豐富滋養,生命之樹才能常青。對國家來說,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營養寶庫。對於黨員領導干部,黨的創新理論就是錘煉黨性的營養寶庫。黨的創新理論不僅包含著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貫穿著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風操守,是加強黨性修養不可或缺的營養富礦。

人民立場是黨的創新理論的根本立場,堅持人民至上是黨的創新理論的鮮明特點。黨的創新理論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顯然,這些思想中反映的重視群眾、人民至上的價值觀,與黨性原則強調的人民立場是一致的,對於錘煉黨性是非常有益的。

理論學習和思想意識修養是統一的、相輔相成的。歷史和實踐証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從這個意義上看,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也是衡量黨性強弱的尺度。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其內容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方面面,構成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黨性滋養,最主要的就是要深刻領會這一思想關於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強黨性鍛煉等一系列要求,自覺用以改造主觀世界,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用黨的創新理論改造主觀世界,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精神境界、道德修養,是汲取滋養的最終目的。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黨性滋養,黨員干部要主動把自己的思想擺進去,對照吸收黨的創新理論中堅定理想信念的內涵和要求,增強對黨的價值追求和前進方向的政治認同,校正思想偏差,防止信念滑坡,確保精神上不“缺鈣”、不得“軟骨病”,把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對照吸收黨的創新理論中鑄牢對黨忠誠的內涵和要求,自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對黨忠誠體現到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上。對照吸收黨的創新理論中站穩人民立場的內涵和要求,強化宗旨意識,堅守初心使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各項工作的根本標准,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關鍵時期必定會有艱難險阻,可能遇到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這對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更應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習理解,不斷將黨性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作者:李林寶,系人民日報《新安全》雜志社副總編輯)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