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把握好“三個統籌”

顧陽

2025年02月01日08:29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把握好“三個統籌”

  未來幾年,鄉村全面振興該如何干?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對此做出了具體部署。作為今后一段時間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路線圖,這一規劃系統謀劃了鄉村全面振興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舉措,特別強調要堅持“三個統籌”的重要原則,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力保障。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糧食生產能力邁上新台階,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勢頭,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拓展,鄉村特色產業穩步發展,鄉村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持續深化,廣大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但也要看到,當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面臨的環境更趨復雜,任務也更為艱巨——我國農業基礎總體仍然薄弱、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不足的問題依然較為突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也在農村。

  規劃出台實施,標志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基於上述判斷,規劃明確提出“三個統籌”原則,不僅是對過去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化和拓展,更是對未來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長遠考量和布局。

  擺在“三個統籌”首位的是,統籌不同區域,合理確定階段性重點任務和推進時序,尊重客觀規律,科學把握鄉村發展演變規律和趨勢,不超越發展階段,不提脫離實際的目標。這一原則不僅體現了實事求是的要求,更避免了盲目推進和“一刀切”的錯誤做法。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在自然稟賦、經濟基礎、文化習俗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中,如果不充分考慮這些差異,許多政策舉措就難以落地,不僅導致資源浪費、效率低下,還會損害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隻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才能確保各項任務有效實施,從而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

  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是規劃提出的第二個原則,旨在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而鄉村全面振興則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所在。通過城鄉融合發展,可以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完善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推動人才、技術等要素向鄉村流動,有助於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發展,也有助於實現城鄉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加快構建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實現鄉村全面提升。作為規劃明確的第三個原則,不僅體現了全面發展的理念,也進一步強調了鄉村發展的全面性和協調性。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不僅要注重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更要注重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通過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等措施,全面提升鄉村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讓廣大農民共享現代化發展成果。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隻要我們不折不扣地落實好“三個統籌”,並將其貫穿於鄉村全面振興的全過程,就一定能繪就更加壯美的新時代鄉村畫卷。

(責編:劉圓圓、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