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平
2025年01月24日08:48 來源:經濟日報
《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近日印發,這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項重要舉措,是構建“長錢長投”政策體系、引導預期激發資本市場活力的關鍵之舉。股市迎來長期資金,將與市場回穩向好的趨勢形成良性循環,A股的長期配置價值進一步顯現。
中長期資金,通俗叫“長錢”,一般指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這些資金專業程度更高、穩定性更強,是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健康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
明確入市硬指標,促“長錢”更多。《方案》明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3年每年至少增長10%。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並持續提升比例和規模,這意味著將每年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元的長期資金。第二批保險資金的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將在2025年上半年落實到位,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后續還將逐步擴大。擴大中長期資金穩定入市規模,短期看,將給市場帶來大規模增量資金,對沖外圍不利因素的影響﹔長期看,將顯著改善市場資金結構,增強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形成價值投資市場氛圍,鞏固A股回暖向好的良好趨勢。
實現制度性突破,促“長錢”更長。《方案》提出全面建立3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解決了多年想解決而未解決的問題,是中長期資金入市基礎制度的一個重要完善。以保險資金和企業年金為例,這兩類資金來源穩定,是典型的“長錢”,但過去商業保險以一年考核周期為主,企(職)業年金普遍實施年度收益排名與絕對收益考核,“長錢短投”的特征較為突出。此次針對性破解保險等資金權益投資面臨的難題,完善長期考核評價機制,有效打通“長錢”入市堵點,為“長錢長投”創造了有利環境。通常來說,中長期資金更注重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將引導資金流向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良好發展前景的上市公司,耐心陪伴優質企業成長和產業結構升級,有效提升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
配套政策協同推進,促回報更優。《方案》還就塑造中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市場生態作出部署。首先,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進一步增加優質上市公司供給。其次,全面推進公募基金改革,建立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機制,防止重規模、輕回報的經營傾向,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再次,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舉牌認定標准等方面,給予保險資管、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這些政策營造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讓中長期資金能夠“俯下身、放下心、長久干”,做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分享者。當各類中長期資金源源不斷進入資本市場,就會有效提高市場內在穩定性和吸引力。
推動中長期資金穩定入市需要久久為功,不僅關乎資本市場繁榮穩定,更對實體經濟發展起到強大的支撐作用。此次方案的出台,是相關各方加強合作、緊密配合打出的組合拳,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有助於形成機構投資收益提升和股市穩中向好的雙贏格局,開拓投融資兩端發展更為平衡、資本市場功能更好發揮的新局面。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