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更好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王筱雯

2025年01月22日08:3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更好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博物館作為研究、收藏、保護、闡釋和展示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服務機構,擔負著重要的教育職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博物館建設要更完善、更成體系,同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近年來,國內博物館熱持續升溫,研學潮如火如荼,精品文創圈粉無數。2023年,我國6833家博物館共舉辦陳列展覽4萬余個、教育活動38萬余場,接待觀眾12.9億人次,博物館日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教育學習的公共空間,成為中小學生喜愛的第二課堂。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發出了錨定建成文化強國戰略目標、不斷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號召。面對新使命,如何更好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持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是新時代博物館人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1.教育是博物館的重要職能與使命擔當

   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在我國,《博物館條例》明確規定,博物館的三大目的是教育、研究和欣賞。博物館開辟了利用物質文化而非文字式的教科書闡釋文化和科學的方法,使文化遺產具有更加深刻而廣泛的意義﹔提供了認知世界的新維度和新視野﹔培育了公眾由觀察、體驗等可感知的材料而理性認識世界的途徑,進一步提升了公眾的生活品質甚至生存能力。包含著展品、空間、設計和情感的博物館系統,激勵公眾探究展陳所涉及的相關知識,支持觀眾的自主學習,為公眾提供學習機會和休閑選擇。通過展覽、教育和學術活動,博物館向公眾傳播歷史、藝術、科學等領域的知識,為學界提供寶貴的研究資源,面向社區開展公共教育活動,讓更多人關注、參與和融入博物館教育活動中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注重古為今用、守正創新,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在這一過程中,博物館教育扮演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展覽和社教活動等方式,博物館不斷加強文物資源挖掘闡釋,結合現代科技和數字手段,利用跨學科的多維視角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公眾便於理解和傳播的方式呈現,激發公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這種跨界融合不僅有助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也為其創新創造提供了重要渠道、搭建了重要平台。

   博物館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窗口,也是社會教育、終身學習的課堂。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要完善全民終身學習推進機制,構建方式更加靈活、資源更加豐富、學習更加便捷的終身學習體系”。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擁有包括歷史文物、藝術品、科技展品、互動體驗等豐富多元的教育資源,具有實物性、情境性、體驗性、主動性、終身性等特點,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和不同興趣愛好群體的學習和教育需求。與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博物館提供了一種更直觀和生動的學習方式,為各年齡層的社會群體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是構建全民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途徑。

  2.博物館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2008年,多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推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此后,相繼出台了《關於加強文教結合、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導意見》《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博物館資源開發利用,促進博物館與學校教學、綜合實踐有機結合,博物館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博物館研學,塑造文旅融合新模式。2022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聯合印發《關於利用文化和旅游資源、文物資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資源、文物資源,利用“博物館、紀念館、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考古遺址公園、紅色旅游景區等設計研學旅行精品線路”。國辦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創新發展研學旅游,推動旅行社經營研學旅游業務健康有序發展。不同於課堂教學,研學是一種重問題解決和探究過程的開放式學習,博物館研學課程設計開發,也應緊扣目標受眾需求,發揮博物館資源稟賦和獨特魅力,不斷提升青少年的教育獲得感。近年來,國內博物館積極組建研學產品開發、營銷、服務團隊,開發研學課程,創新研學形式,做好線上線下推廣。例如,“河博之旅”是河北博物院推出的一個游學類社教項目,由河北博物院牽頭組織,知名文博專家或考古工作隊負責人引領,參與者不但可以深入探訪著名文物古跡,還能親臨考古工地“最前沿”,近距離接觸考古現場及出土文物,以最直觀的方式,穿越時空探訪考古秘境。這個兼具藝術觀賞、歷史溯源、科學研究、教育推廣等多種性質與功能的游學活動,自實施以來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與好評。南京博物院在2024年暑期推出“博物奇探”等多個研學課程,以歷史為主題,以時間為線索,探究不同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其背后發生的故事,利用環環相扣的游戲,讓學生們在動手、動眼、動腦、動身的同時探尋地方文化歷史。系列活動熱度不減,反映出公眾對於博物館教育功能創新的認可和期待,也揭示了當代社會教育變革與文化創新的發展趨勢。

   館校結合,共筑傳承橋梁。博物館與學校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陣地,深化合作機制,積極探尋館際交流與跨界合作,通過資源共享、課程共建實現學校教育與博物館教育的有機結合,共同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和教育項目,是國內眾多博物館的實踐方向。比如,遼寧省博物館多年來與沈陽市教育局、沈陽市教育研究院深度開展合作,聯通教育部門與文博部門,有機融合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種教育,探索“教聯體”建設。依托2024年舉辦的《山河與共——遼金歷史文化主題文物展》,三方共同開展“館院合作 協同育人——我是博物館小研究員”項目,博物館策展人進行展覽導覽,教育研究機構進行教師培訓,沈陽市內各中小學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課時教學設計,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引發青少年對地域文化和中華文明產生深度思考。此外,國內許多博物館也從實際出發,加強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密切合作,開發貼合青少年需求的社教課程和文博服務產品,圍繞“課堂、課余、課外”三個不同學習階段,實現博物館教育的有機融入,最大化發揮博物館資源的價值和作用,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長。

   科技賦能,煥發教育新體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在博物館領域,數字技術帶來了新的機遇,為博物館傳播教育提供了全新可能。比如AR、VR、AI等技術的廣泛應用,讓博物館“永不閉幕”。2023年,“數字藏經洞”國內和國際版、“尋境敦煌——數字敦煌沉浸展”相繼發布推出,讓海內外人士通過網絡就能觀賞並了解敦煌莫高窟藝術的魅力。2024年5月,在希臘雅典舉行的“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巡展”吸引了大批當地民眾前來欣賞了解中國石窟藝術。廣西博物館將廣西文化融合演藝、數字技術等元素,推出了多媒體舞台劇《夢見甌駱》、“鼓動八桂 聲震九州——廣西古代銅鼓文化數字化陳列”展覽等特色項目,通過沉浸式展演,讓觀眾更加深入了解和感悟文物的歷史內涵。通過打造“內容+平台”新業態新優勢,讓文物在動態演繹中獲得新生,為觀眾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博物館教育體驗。

  3.以守正創新推動博物館教育功能更好發揮

   新時代新征程,更好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要堅持正確方向,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積極運用創新成果,強化跨界融合,持續推出優質項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把握正確方向。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是涵養中國當代價值的重要源泉。博物館是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公共空間,更是為社會公眾提供精神滋養的大學校和殿堂。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沃土,厚植家國情懷、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館藏資源,聚焦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策劃推出一批精品展覽和教育品牌,開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全面發揮博物館在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建設和培養時代新人中的陣地作用。

   以人民為中心,拓展高質量教育產品和服務。博物館教育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明確為了誰、依靠誰,牢牢秉持為公眾提供優質文化服務的宗旨,並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博物館教育目標群體的多樣性,有針對性地設計和開展教育活動,滿足不同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借助數字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動態追蹤、精准匹配觀眾的教育需求,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增強博物館教育的普惠性、公益性導向。加強線上教育的研發和推廣,分享文化知識,實現文化資源的廣泛共享傳播,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優質的博物館教育服務。

   深化合作機制,構建博物館教育融合發展平台。在深化館校合作的基礎上,博物館要加強教育融合發展,推動社會參與,將研究機構、教育部門及有條件的社會機構等廣泛納入博物館合作體系,充分整合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博物館教育服務效能。加強區域協調,探索開放、共建、共享的博物館教育發展道路,實現跨地域、跨部門的整合發展。加強博物館人才隊伍建設,通過交流學習、教育培訓等方式,打造一支既懂博物館又懂教育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加強科技賦能,推動博物館教育數字化轉型。在數字時代,科技創新、前沿技術應用,為博物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要利用科技手段,將虛擬元素與現實場景結合,打造沉浸式、互動性強的教育項目,增強文化參與感和體驗感,增強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探索新型博物館教育業態,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和互聯網平台創作更加豐富多元的項目,加快教育產品迭代更新,推動博物館教育向虛擬空間延伸。打造博物館教育平台,讓更多公眾享受均等、普惠、便捷的博物館教育資源,共享文物保護利用成果。

   (作者:王筱雯,系遼寧省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