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強
2025年01月21日08:42 來源:光明日報
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要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不斷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意韻深遠、內涵豐富,科學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教師隊伍、怎樣建設教師隊伍等重大問題。將弘揚教育家精神納入國際傳播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教育故事、中國教育家故事,是我國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推進教育國際傳播的有力舉措。
弘揚教育家精神對國際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可以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語言,在國際傳播中具有獨特優勢。做好教育國際傳播工作,使中國教育得到國際廣泛認同,才能深度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塑造教育話語權。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各國普遍重視培養人才,希望在相互借鑒與合作中尋求適合本國的發展方案。同時,近年來我國教育的影響力不斷擴大,2024年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全球軟實力指數首次躍升至世界第3位,其中“教育與科學”單項指數列全球第3位。對於這樣一個在教育、科技、人才建設中取得成功經驗的國家,國際社會必然會關注我國是如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如何培養出對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教育思想和實踐產生重要影響的教育家。
將弘揚教育家精神納入國際傳播話語體系,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台、講好中國教育家故事、傳播中國教育聲音,可以在世界青少年心中播下對華友好、文明交流互鑒的種子,為我國教育對外開放贏得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更主動的局面,也為推動全球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力量。
精准提煉教育家精神的國際傳播內容
教育家精神有著豐富的時代內涵,為精准提煉教育家精神的傳播內容、將弘揚教育家精神納入國際傳播話語體系提供了可能。要通過完善發現教育家、傳播教育家精神的體制機制,精准提煉教育家精神的國際傳播內容。
完善教師榮譽體系,為全方位立體式宣介教育家精神奠定認同基礎。教育家精神是崇高的,也是可以學習和踐行的,通過不同層面的教育家和教育集體的榜樣引領,可以讓更多教師立志成為教育家,讓世界認識到中國有這樣一批胸懷“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志向和抱負的教育者、奉獻者和開拓者。要圍繞教育家精神進一步完善教師榮譽體系,樹立起鮮明導向,同時,進一步統一規范榮譽類別和層次,增加榮譽的權威性、認可度。
遵循正向傳播、比較借鑒原則,加強教育國際傳播規劃布局。教育家精神的內涵包括信仰信念、思想理論、社會擔當、奮斗精神、道德情懷、專業素養等立體多維內容,在以正向傳播為主的前提下,要靈活把握可比較借鑒的原則,加強國際傳播規劃布局,完善信息源、傳播者、受傳者、信息、媒介和反饋等傳播要素,提煉適合對外傳播弘揚的教育家思想、事跡和成果,通過網絡、報紙、廣播、電視、圖書、音像、社交媒體等全媒體渠道進行宣介。
分類提煉傳播內容,實現教育家精神的可持續系統挖掘。反觀由國外傳播到我國,對我國教育改革及思想理念產生影響的國外教育家的精神,主要有理論影響型,如致力於推動教育體系和教育理論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杜威等教育家﹔理論實踐型,如“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蘇霍姆林斯基等﹔實踐創新型,如在中國創辦山丹培黎職業學校、提出“手腦並用,創造分析”的路易·艾黎等。我國在教育國際傳播中也應當根據教育家特點進行分類整理,從中提煉出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家精神進行傳播。不僅要傳播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思想理論、教育教學改革成果、強師報國精神追求,也要在漢語國際教育、教育援外、魯班工坊等教育交流合作實踐中弘揚教育家精神。
系統持續講好中國教育家故事
在精准提煉教育家精神國際傳播內容的同時,還要充分把握好宣傳策略,更系統、更持續地講好中國教育家故事。
整體塑造國家教育形象。中國的教育家們構成了國家教育的良好形象——他們將個人融入國家發展,呈現出堅守崗位、團結協作、默默耕耘的集體形象,探索出一條適應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教育之路。在國際傳播話語體系中,要整體塑造國家教育形象,注重以生動的中國教育故事為載體,全面介紹中國卓越的教育成就、先進的教育制度、優秀的教育家,以及教育家精神滋養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推動教育家精神傳播有效落地。
系統宣介教育家精神。在提高我國教育題材內容對外傳播質量的同時,要提升媒體的精准分眾傳播能力,在教育對外交流中注意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要利用網絡和社交媒體,特別要用好國外社交平台,打造品牌、“主動喂料”,擴大中國教育家精神的影響力,將對中國教育家精神的了解作為國際友人正確認識中國教育發展的一把鑰匙。
持續加強教育“走出去”和“引進來”。以弘揚教育家精神為主線,優化教育國際傳播的整體布局。要推動教育“走出去”,通過優化“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對外教育援助、教育人文交流、教育科研合作、教育品牌輸出、國際組織任職等路徑讓優秀教師走出國門,切實參與全球教育治理,讓國外民眾切身感受到中國教育家精神。要完善教育“引進來”和在地國際化,加強“留學中國”、中外合作辦學、學術話語引領、接納訪問學者等工作,讓來華人員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和中國教育。最終,通過弘揚教育家精神,構建更有效的國際傳播話語體系,把制度優勢、組織優勢、人力優勢、發展優勢、文化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際傳播優勢,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宋強,系東北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