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綜合施策增加農民收入

趙恆春

2025年01月17日08:36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綜合施策增加農民收入

2025年伊始,河南、湖南、山東等地部署通過推動特色種植、發展特色產業等方式,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福祉,還是農村經濟繁榮與否的直觀反映,值得研究。

據《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比上年增長5.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增長7.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雖超出城鎮2.6個百分點,保持良好增長勢頭,但二者仍存在一定差距,表明未來增加農民收入的空間巨大。對此,要通過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多元增收格局,依靠政策扶持提供堅實機制保障,借助資源盤活挖掘潛在增收紅利,憑借技能提升激發農民內生動力等方面綜合施策、協同發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可持續的增收長效機制,讓廣大農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豐碩成果。

產業發展是農民增收的源頭活水。各地可立足獨特的自然條件、地域特色和文化資源,精心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與地域標識性的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積極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由傳統的單一型種植或養殖模式,逐步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現代化農業模式轉變。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延長倉儲、物流、營銷等產后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讓農民在農產品加工增值環節中分得更多收益。充分挖掘農村旅游、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潛力,拓寬農民增收的邊界與維度。通過舉辦各類農事節慶活動、民俗文化體驗等,吸引游客下鄉,帶動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服務業發展,形成多元復合的增收格局。

政策在促進農民增收過程中發揮著引領與保障作用。在金融政策領域,可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與精准度,重點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創新、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關鍵領域傾斜。建立健全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完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措施,穩定農民農業生產經營預期,保障其家庭經營收益。在稅收優惠方面,對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村電商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涉農企業給予稅收減免或優惠,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其健康發展,進而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政策工具箱,提高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保障標准與補助水平,加強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與服務供給,推進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銜接並軌,讓農民在社會保障領域享受更多實惠。

農民自身素質與技能水平的提升是實現可持續增收的核心要素。依據市場需求與行業發展趨勢,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項目,全面提升農民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增強其在就業市場與創業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完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強化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就業信息平台,精准對接企業用工需求與農民就業意願,推動其向技能型、高薪型崗位轉移就業,從而增加工資性收入。注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等群體投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通過政策扶持、項目支持、技術指導等方式,幫助他們以創業帶動就業,並催生更多的就業機會與增收渠道。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