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獲得感”:聯接社會發展與個體體驗的樞紐性概念

呂小康

2025年01月17日08:3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獲得感”:聯接社會發展與個體體驗的樞紐性概念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

“獲得感”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概念,已在各類政策語境和學術研究中得到普遍應用。進一步增強此類概念的學理深度,是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途徑。這需要從概念分析和實証測量兩個方面分別加以推進,並強化獲得感與其他中國特色概念的有機聯接。

獲得感是客觀獲得與主觀體驗的多重統一

獲得感是表達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程度的概念工具。學界已普遍認識到獲得感是客觀獲得和主觀體驗的有機統一,但對這種有機統一性之內在層次的理論分析,尚可進一步深入。

從客觀獲得這一層面看,獲得感是國家發展與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獲得感產生的邏輯前提有二:一是改革發展取得了實際成果,二是人民群眾共享了改革發展成果。這是兩個不盡相同的問題。前者意指從國家或社會整體的視角看是否取得了改革成效和發展勢頭,其側重點在發展總量的提升﹔后者意指從不同群體直至個體自身的視角看社會成員自身能否從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獲得實際收益,側重於結果分配的公正。從這個意義上講,獲得感這一概念,天然兼顧公平與效率、全局與部分、集體與個體的不同訴求,超越了西方文化經常出現的二元對立、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體現出既追求發展又兼顧公平,以持續發展不斷改善公平的“兼得”意識。這種意識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系統觀和中國傳統的辯証法的有機結合,是獲得感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下中國國家治理實踐的“良政基准和善治標尺”的文化淵源——它從根本上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黨和政府在治國理政過程中提出的、具有濃郁中國氣質和鮮明時代氣息的概念創新。

從獲得體驗這一層面看,獲得感是客觀成效與主觀認同的有機統一。隻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才能感受到獲得感。但這並不意味著共享了改革發展成果,就必然會產生獲得感,更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產生同樣強度的獲得體驗。作為一種主觀體驗,獲得感必然要經過社會成員自身的認知加工,它雖然在根本上受制於社會存在,卻不能時時刻刻反映社會存在,也可能受到社會輿論、個體心理預期、近期社會事件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甚至扭曲。在現實中,這意味著可能出現“有實際獲得”卻沒有“獲得感”的異常情況,即客觀上群眾確實已經得到了實惠、享受了福利,但並未對此產生心理認同。如若缺少這種主觀認同,國家治理的成效檢驗就缺失了關鍵一環,無法形成國家治理與群眾滿意之間的有效聯動,需要對其成因進行具體分析並加以解決。

綜合上述兩個層面,獲得感整體上是國家或區域層面的發展績效、群體或個體層面的客觀獲得以及個體內在的主觀體驗的有機統一,是一個具有豐富內在層次的樞紐性概念。這也意味著隻有發展績效、客觀獲得與主觀體驗這三者之間真正構成了積極的統一和正向的轉化,國家治理才真正達到善治境地。

具備可測性是獲得感概念學理化的基礎

獲得感既具有豐富內涵,也具備可測性。准確測量其實際水平,並從定量的視角分析其提升程度、影響因素與產生機制,能為學術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實証依據。獲得感的測量,總體上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設定測量目標。通常有兩大類測量目標:一是測量特定領域的獲得感,二是測量特定人群的獲得感。特定領域的范圍大小和人群的劃分方式,決定后續技術路線的實施。例如,測量特定領域的發展績效,指標較為簡便直接﹔而衡量全社會改革發展的整體績效則較為困難,需建立綜合的指標體系或尋找較敏感的少數關鍵性代表指標,同時結合強有力的理論分析,論証綜合指標的全面性或代表指標的有效性。在衡量並比較不同人群的獲得感時,如根據人口學維度劃分為青年人、老年人、育齡婦女等,應偏向於採用綜合指標,盡可能全面地羅列所有影響因素,重在體現全面性﹔而根據特定事項或治理任務來對應具體人群,如通勤人群、患者、投資者等,則需要聚集特定議題建立少量關鍵指標,重在突出代表性和時效性。

衡量客觀獲得。客觀獲得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類,在測量時均應側重於從具體個體或群體的角度衡量其實現水平。廣義的客觀獲得指生活水平的提升程度、美好生活的實現程度等綜合指標,有時也可採用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社會經濟地位等關鍵指標作為代理指標,其重點在於如何設計合理的權重指標和便捷的加權方案,使不同測量屬性的指標能夠合理反映客觀獲得的整體狀況。狹義的客觀獲得則隨具體政策或治理領域而有所不同,如環境治理獲得、健康治理獲得、教育減負獲得等,可指向不同社會民生領域,需要設計具有領域特殊性的量化指標,其重點在於建立能夠反映特定領域實際獲得的操作化指標。同樣地,根據人口學維度劃分的群體獲得多採用廣義的客觀獲得指標,根據具體事項劃分的群體獲得感則更適宜採用狹義的客觀獲得指標。

評定主觀體驗。這是測量獲得感的難點所在。現有研究多採用生活滿意度、政策滿意度等作為主觀指標,其優勢在於簡潔直觀、易於操作,局限在於不能很好地體現獲得感一詞的豐富層次,且易與幸福感等概念及其測量指標混淆。還有一種指標建構思路是將獲得感分為若干二級維度,如將其分為獲得內容、獲得環境、獲得途徑、獲得體驗和獲得共享,其優勢在於能較全面反映獲得感的理論內涵,局限則在於條目多、耗時長,較難直接應用於大規模社會調查中。如何綜合兩種測量方式的優勢,在全面與易用間找到適當平衡,還需進一步探索。此外,獲得感的測量一般都落實在個體層面進行數據採集並以線性加權的方式匯總,從而形成不同區域的平均獲得感。其優勢同樣在於簡便易行,其不足在於均值指標並不能完全精准反映不同群體間獲得體驗的強度差異,這需要通過發展更具敏感性和更健全的指標或測量方式進行彌補。

探索產生機制。獲得感的產生,經歷從發展績效到客觀獲得再到獲得體驗的漸次轉變過程,分析其中涉及的相關機制,可更精准地把握獲得感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路徑。現有研究發現,個體的獲得體驗主要基於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兩種機制產生。縱向維度多依托大型社會調查的生活滿意度測量進行趨勢追蹤,橫向維度的測量方式和面向群體相對寬泛,可分析出不同群體間獲得感分布的異質性並探查相關影響因素。但兩種機制之間的交互作用還需進一步研究。在特定的社會發展階段,對縱向比較與橫向比較是否存在特定的優先性、是否存在抵消或增強作用及其作用程度等機制性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既可提煉新的學術見解,又可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強化獲得感與其他自主概念的有機聯接

概念的生命在於運用。這要求強化概念與概念之間的有機聯接與相互支撐,使其全面融入學術生態和現實語用,而不是自我隔離於知識體系和生活世界。正如有學者所言,學術研究應主動串聯分散、獨立的知識概念,形成具有內在聯系的知識體系和“概念家族”,從而促成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獲得感概念的普遍應用、理論氣質和實証積澱,說明其具有聯接其他概念、拓展學理脈絡、引領知識建構的潛能。這可通過以下方式進一步實現:

彰顯作為治理理念的價值引領功能。獲得感關聯著國家治理的政策輸出、成果分配和績效認同的全過程,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阻滯,都會造成獲得體驗的缺失。它是從中國國家治理實踐中萌發和成長的自主概念,強調整體發展和成果共享,涉及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兼容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整體論、系統觀和辯証法,也體現了當下治理理念的人民性、時代性和科學性。使用獲得感來評估國家治理的整體效能,具有全面、准確、動態、均衡的視角優勢,能夠同時觀照國家治理能力提升的不同側面、不同進度。獲得感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濃厚時代氣息的治理概念,應當成為中國特色治理學說的核心概念工具。

突出作為評估指標的實踐導向功能。獲得感不是純粹空蹈的抽象概念,可以通過科學的操作轉化為具體的評估指標。它可具體地衡量出改革發展成果的共享程度,既能體現客觀獲得水平的區域和群體差異,又能反映獲得體驗強度的區域和群體差異,由此可對應不同的治理邏輯和行動路線。通過對獲得感指標的深入探索和實踐應用,可以為消除社會不平等、提升治理效能提供科學指引。

發揮作為共享概念的知識建構功能。獲得感源自治理實踐而非某一學科內部,因而對這一概念的學理闡釋必然涉及跨學科的合作,能夠同時驅動不同學科圍繞這一概念調整學科資源、匯聚學術共識、推進知識生產。事實上,獲得感已成為聯接不同學科的共享概念,成為承接不同學術資源的連接器和傳送帶。它既能關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過程人民民主等政治學概念,也能關聯社會流動、社會分層、社會治理等社會學概念,還能關聯治理績效感知、主觀社會階層、共享社會事實等心理學概念。此外,它還不斷滲透至傳播學、經濟學、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分支中,創造出許多鮮活生動的語義運用。全方位的滲透、多面向的使用,將進一步強化其學術基石地位、激發其知識建構潛能,從而體現出中國特色概念在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中的獨有價值。

(作者:呂小康,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南開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