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慶新
2025年01月16日08:36 來源:經濟日報
數字化時代,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正在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影響著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這意味著不僅要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和未來產業發展,也要通過“人工智能+”在產業方面的強大技術滲透力和創新力,更好賦能未來產業,產生高質量發展效應。
未來產業代表著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是通過顛覆性技術創新與產業之間深度融合形成的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集合,主要包括數字產業的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未來網絡等,深海空天產業的無人飛行器、衛星互聯網、深遠海工程裝備等,生物產業的基因診療、腦科學等,低碳產業的儲能、碳捕獲、碳存儲等。未來產業不僅能更好滿足人們現有需求,創造新應用場景和新消費需求,還可以提升新動力,引導經營主體向更先進的生產力方向聚集,催生更多的新產品新業態,更能拓展新空間,通過前沿技術幫助人們不斷突破認知極限和物理極限,增加新的發展機會和盈利空間。
當前,未來產業日益成為衡量一國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成為世界各國競爭博弈的新賽道。積極利用“人工智能+”賦能未來產業,是我國順應國際形勢、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主要方式。
了解了什麼是未來產業,那我們更要回答“人工智能+”為什麼能夠賦能未來產業發展。
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夠催生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前沿技術領域,是對已有技術創新方式的顛覆性變革。人類歷史上發生的幾次顛覆性技術創新,從機械化、電氣化到信息化發展,本質上都是對人類體力勞動的解放,而人工智能則是對人類智力的解放。人類的創新潛能,通過不斷學習和進步實現了飛躍,這種融合數據、算力、算法的顛覆性技術創新,一旦進行產業化應用,也即“人工智能+產業”,必然引發產業形態變革,成為具有前瞻性特征的未來產業。
另一方面,未來產業作為顛覆性技術產生的新興產業,本身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究竟哪些產業具備未來產業特征、擁有持續發展能力,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人工智能的識別助力。人工智能技術通過計算能力的超限拓展,及時准確地對海量產業數據、市場數據、研發數據進行分析,從供需角度、技術角度、風險角度精敏識別並預測產業發展前景,從而在不確定環境下從形形色色產業門類中篩選出真正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帶動效應強的未來產業,為高效配置未來產業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持。
就具體產業而言,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基因技術、儲能等未來產業的典型代表,無不是“人工智能+”的引領杰作。類腦智能產業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產業應用場景,其以大腦的神經機制和認知行為機制為模仿對象,通過計算建模手段和軟硬件協同實現模擬大腦功能器件的物理呈現,從而產生模擬人體感認知、決策、控制機理的類腦智能機器人產品,並通過類腦芯片實現機器人控制系統,在自身產業化發展的同時帶動其他行業的變革。量子信息產業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為代表,其產業發展的基礎在於海量數據計算,而人工智能正是實現高效數據運算的重要技術手段。未來網絡產業必須發揮“人工智能+”的融合、開放功能,實現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光電融合廣域確定性網絡技術等的產業化應用與發展。人工智能還可以通過模擬和預測各種未知環境,運用機器人提供導航和決策,依靠算法識別基因數據,採用實時數據分析預測電力需求並動態調整儲能系統的充放電周期等,引領深海空天開發、基因技術、儲能等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人工智能+”賦能未來產業發展,本質上是一個前沿技術突破,進而加速產業化的過程。我國在人工智能技術、產業、應用等方面已具備一定全球優勢,擁有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和豐富的數據資源。擁抱人工智能,推動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
大有可為的前提是形成應用合力。圍繞數據、算法和算力等核心要素強化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帶動未來產業實現顛覆性技術創新。著力打造未來產業技術應用平台,以發展需求為導向、以自主可控為前提,搭建政產學研用的開放創新合作網絡,拓展技術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成果在未來產業發展中高效轉化。
基礎是打造聯動格局。大力培育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應用的領軍企業,以集群式發展推動未來產業鏈創新能力提升,著力提升鏈主企業在應用人工智能開展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上的引領作用,支持中小企業深度參與未來產業全產業鏈體系,扶持人工智能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發揮其在未來產業技術識別、市場應用前景判斷方面的優勢,強化專業化協作和配套能力。促進未來產業領域大中小企業“人工智能+”的協同聯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信息共享機制、成果轉化機制和供需精准對接機制,實現未來產業從技術端、產品端到消費端的一體化發展格局。
還要注重強化發展效果。因地制宜布局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產業,依托產業特色統籌推進國際創新中心建設。加大對人工智能賦能未來產業的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構建系統多元、技術領先、運行高效、支撐有力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體系、標准化體系和服務體系,強化賦能效果。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