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鏈條協同發力 創新活力奔涌

胡青

2025年01月16日08:3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鏈條協同發力 創新活力奔涌

【專家視點】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生產力的躍升有賴於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重組與高效配置。依托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和服務鏈“五鏈”協同聯動,有助於打破鏈與鏈之間的壁壘,推動鏈與鏈之間的耦合,促進技術、人才、資本等各類生產要素暢通流動、精准配置,加快形成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生產力。

近年來,我國在促進“五鏈”協同發力上已取得重大進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帶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參股501隻子基金,帶動募資2885.4億元,支持了8946家初創期和早中期企業,助力人才創新創業活力不斷釋放。“高效辦成一件事”加速推進,企業和人才辦事滿意度、獲得感明顯提升。

但也要看到,“五鏈”協同發力也面臨挑戰,比如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需要增強,高質量科技供給仍有不足,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需求還存在脫節現象,資金鏈對人才和企業創新支撐作用有待強化,政務服務精准化水平尚需提升等。對此,需緊扣“五鏈”協同發力的關鍵環節,以系統觀念推動各鏈條主體交互賦能,實現生產要素配置效率最優化,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聚焦重點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筑牢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堅實基礎。著眼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球競爭力,支持龍頭骨干企業主導和參與國際標准制定,顯著提升國際市場話語權、規則權,不斷形成新興產業發展的先導優勢。瞄准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針對各項瓶頸制約,強化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填補產業鏈空白節點。圍繞拓展主導產業鏈的附加值和市場空間,鼓勵“鏈主”企業引領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跨界創新,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賽道。

加強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動能。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以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重要突破口,加強對基礎科學研究和原始創新的穩定支持。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科技攻關任務,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聚焦細分領域積極開拓創新空間,進一步提升整體創新效能。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夯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支撐。面向科技創新需求,完善科教融匯機制,在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布局的基礎上,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從單學科課程學習向跨學科創新實踐轉變,大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面向產業升級需求,推動產教深度融合,鼓勵企業參與高校學科設置和培養方案設計全過程,著力推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訂單式”培養產業發展迫切需要的知識型、創新型、復合型技能人才。

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優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保障。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加大對投資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的創投機構政策扶持力度,引導有條件的社會資本投向硬核科技。降低社會資本的投資成本和風險,通過設立天使引導基金、對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給予稅收抵扣等優惠措施,提高投資者的預期回報率,吸引社會資本向早期創新創業項目傾斜。健全創業投資與創新創業項目的對接機制,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開展科技成果路演、優化孵化器功能等方式,降低信息不對稱,提高資本的利用效率。

打造全周期增值化服務場景,營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良好環境。圍繞企業從創立到注銷全生命周期,系統梳理涉企服務事項,協同市場監管、人社等多元涉企公共數據,設立“一站式”集成化在線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政策、科創、法律等綜合服務場景,持續提升企業獲得感。同時,注重突出用戶思維,針對特色產業鏈,打造個性化、套餐式衍生服務場景,按照不同企業需求偏好,設置訂閱式、推送式靈活服務模式,提升政務服務精准度。

(作者:胡青,系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省委黨校研究基地研究員、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省“八八戰略”創新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