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
2025年01月15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專家視點】
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正深刻改變著我國農業的面貌,讓人民的飯碗更穩,菜籃子更豐。2024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積推廣應用,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農業科技從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增加農業附加值、解放勞動力等方面深刻改造著傳統農業,推動農業向綠色可持續的方向加速發展。
藏糧於技,科技創新保障糧食安全,雜交技術實現新突破,育成畝產超過1200公斤的綠色超級稻等,刷新世界紀錄。提質於技,科技創新賦能精耕細作,借助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無人機等實現農機裝備數智化轉型,效率和精度領先世界水平。增綠於技,科技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病虫害監測系統、生物安全防控、動物重大疫病疫苗研制等技術突破,讓農牧產品更加綠色、健康、安全。強韌於技,科技創新助力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節水滴灌技術運用緩解水資源緊張,設施農業發展提升在地資源使用效率,實現“靠天吃飯”向“知天而耕”轉變。科技日益成為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的重要驅動力。
在為成就歡欣鼓舞的同時,也要保持清醒。新一輪生物技術、信息革命、人工智能瞬息萬變,帶來更艱巨挑戰。我們仍需緊盯科技前沿,拓寬技術發展空間,引導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強化機制保障,推動技術創新,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更強勁的驅動力。
拓寬農業科技創新的空間基礎。科技為農業注入新活力,農業則為科技提供著孕育環境和實踐平台。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聚焦農業全產業鏈,在農產品加工、儲運等產業鏈下游開展精研細究,將雜糧及其他重要農牧產品納入深度研究范疇,拓展農業科技創新邊界。優化農業產業布局,發展生態農業,推廣精准農業、智慧農業,應用生物技術,建立現代農業體系,拓展農業科技創新應用場景。
引導農業科技創新的發力方向。緊盯農業發展、市場需求,聚焦薄弱環節、關鍵技術,以需求定項目、定投入,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發展的匹配度。加強政策引導,規劃種業科技、農機裝備、生物技術等不同領域的重點研發方向,制定差異化支持措施。增強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利用農業科技企業緊貼產業、直面市場的優勢,提升企業在科技項目方向確定、論証、咨詢等各環節的話語權,支持企業牽頭組建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創新聯合體等。借助大數據綜合分析農民需求,為技術研發提供基礎信息的同時增強科技服務精准度。
完善農業科技創新的關鍵支撐。產學研用融合機制是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用戶等主體高效協同運作的重要支撐。建立協作機構,統籌調度資源,協調各方的供需對接、學術合作和技術推廣。搭建資源共享網絡平台,植入需求訂單、科研成果、人才資源等信息模塊,暢通供需渠道。出台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激勵政策,鼓勵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積極開展產學研用合作。
厚植農業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優化學科設置,推動涉農學科適應新技術發展要求,培養理論素養高、動手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積極完善科研成果評價機制、創新激勵機制和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引導科技人員扎根基層、潛心鑽研。積極推行機構活力釋放、成果轉化激勵及人才流動政策,引導科技人員在院校與企業間自由流動、兼職兼薪,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團隊建設,開展跨區域、跨單位、跨學科的科研聯合攻關,打造區域性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
(作者:徐哲,系寧夏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