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
2025年01月15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在北京,老舊小區改造開工742個、完工548個,71處老舊廠房完成更新改造,約50座橋系橋下空間得到整治提升,讓城市生活更顯活力﹔在天津,城市更新的成果比比皆是,無論是從熱電廠改造為現代商場的金茂匯,還是從棉紡廠轉變為創意街區的“棉3”,這些重獲新生的工業遺存,如同一本本“無字之書”,默默記錄著歷史變遷。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新年伊始,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指出“城市更新關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質的提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強調“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進行創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機制”。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近日也表示,2025年要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謀劃實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並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
城市更新不是簡單地拆舊建新,除了建筑物更新、老舊小區改造、軟硬環境改善、生命線工程功能升級之外,還要涵養產業創新生態,傳承城市歷史文化,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條件和能力基礎。城市更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強化土地、資金、人才、技術、場景等全方位的要素支撐,構建可持續的城市更新長效機制。
土地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用地的合理性和效率直接關系到城市更新的成效。當前,加快開發評估方法及工具,加強對存量低效用地的識別及潛力評估工作至關重要。要深入研究城市更新所涉及的土地用途界定等多項關鍵事宜,推動相關的立法保障和制度供給,調動市場主體參與城市更新的積極性。此外,還應做好各種類型用地的平衡。在改善城市風貌、提升城市能級的同時,規劃並打造必要體量的低成本生活空間,讓城市更新的成果惠及所有群體,守住城市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城市更新賦能新質生產力,不僅是對研發、生產、生活等物理空間的改造,更是對城市功能、產業生態、社會治理、文化品質的系統提升,是重塑城市競爭力的過程。大型城市更新項目具有改造體量大、投資強度高、實施周期長、資金回收慢等特點。對此,須構建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對有明確公共服務屬性的城市更新項目,應著力構建財政投入增長保障機制。對市場屬性較為明顯的城市更新項目,可通過有效的政策設計和制度安排,完善市場化融資渠道,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參與積極性,激活市場能量。在拓展資金來源的同時,還需關注城市更新資金的節約和集中使用,將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推動提升城市能級。
城市更新離不開強大且可靠的技術支撐。為此,應推動檢測監測、安全評估、保護性修復、生態設計、綠色建造等關鍵技術及工藝迭代升級,著力解決城市生命線工程管網老化、設施功能退化、服務設施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增強城市韌性﹔應加快無障礙改造、適老化數字技術、智能服務裝備等技術產品的研發應用,更好迎接老齡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還應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城市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需求﹔大力發展雲計算、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技術,建設智慧城市,為城市數字治理及數字經濟發展夯實物質技術基礎。這些技術具有高度的集成性,須協同推進包括基礎前沿研究、共性技術研發功能性平台建設等在內的一系列工作,積極探索重大技術攻關項目的形成和管理機制創新。
城市更新需要政府、市場主體及社會公眾合作營造多種現實場景,推動形成要素匯聚、供需互動、服務端口集成的有效界面。科學合理的場景設計可以讓群眾真切體驗城市更新的溫度與獲得感。比如,“小哥驛站”為眾多快遞小哥提供休憩空間、“口袋公園”讓居民就近發現生態之美。
城市更新一頭連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頭串起城市的歷史和未來。在全方位的要素支撐下,構建並完善可持續的城市更新長效機制,定能讓城市更和諧宜居、更智慧便捷、更有韌性。
(作者:陳強,系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