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2025年01月06日08:45 來源:學習時報
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僅要有正確思想和政策,而且要有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都強調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法論,涵蓋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等多個方面。准確理解和把握其中蘊含的哲學智慧,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對相反相成、充滿辯証法精神的方法論概念。“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表述源自《孟子》,“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為而不為,是謂君子之為與不為之道也”。意思是君子心中有明晰的是非善惡標准,清楚何事應當做就去做,明白何事不應做就堅決不做,這就是君子行事的准則。“有所為有所不為”蘊含著科學的工作方法論。一方面強調抓住機遇、勇於實踐探索,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擔當作為,善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發揮作用,工作中有所舍棄,不做或者暫時不做某些事情。綜合起來看,就是工作要審時度勢,決定取舍,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體現出工作的原則和底線。
“有所為”要求我們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增強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唯物辯証法強調,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矛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往往決定著事物發展進程。抓住主要矛盾帶動全局工作,既是唯物辯証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工作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我們必須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繼續把抓改革、促發展推向前進,才能時刻掌握戰略主動。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中,聚焦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持把解決重大體制機制問題放在突出位置,攻堅克難、破障闖關,不斷推進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在推進產業發展的工作中,牢牢把握自身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並將其與本地區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結合起來,找到符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善於運用矛盾分析法,緊扣中心、分清主次、抓住重點、精准發力,牢牢把握“有所為”的正確方向。
“有所不為”絕不是不作為,而是要站穩立場、堅守底線,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確定發展思路。“有所不為”的工作方法論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毛澤東強調:“不要四面出擊。四面出擊,全國緊張,很不好。我們絕不可樹敵太多,必須在一個方面有所讓步,有所緩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進攻。”進入新時代,各地產業水平、發展條件各不相同,高質量發展必然呈現不同樣式。東部地區經濟基礎好、科研水平高,有條件進行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發展高技術制造業﹔西部地區發展基礎相對薄弱,但自然資源稟賦得天獨厚,適合打造特色優勢產業。若是身懷“獨門絕技”卻不錘煉、不提高,偏要在不該為、不能為的事上“趕鴨子上架”,一廂情願“撒胡椒面”式地投入,最終隻會適得其反。一些黨員干部的政績觀之所以會出現偏差,其症結就是本應“有所不為”的“盡力為”,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都是以“短平快”代替“長遠實”,本質上是錯誤政績觀支配下的急功近利和貪圖虛名,帶來的是極大的資源和發展機遇浪費,影響一個地區和領域的長遠健康發展,也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從根本上背離了推進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這個意義上說,隻有不為空想所誤、不為虛聲所惑,堅持“有所不為”,才能大有所為,確保所為必成。
可見,把握“有所為”與“有所不為”,關鍵是站在什麼立場、什麼角度看問題。隻有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自身發展定位,而非隻顧個人名利得失、盯著腳下的“一畝三分地”,才能找准發展方向。
當然,時與勢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也會互相轉化。這就要求我們以發展的眼光審時度勢,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主動應變,才能更好把握“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時度效,始終站穩腳跟、搶佔先機。“為與不為”之間,有智慧、顯格局、見擔當。“有所為”與“有所不為”根本是在解決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哲學命題,背后蘊含的是戰略思維、辯証思維、系統思維和過程思維,符合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和慎重穩進的精神要求。我們要把握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工作方法,深刻認識和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在該“有所為”時敢為善為,在該“有所不為”時保持定力。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